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到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恒温下化学反应“A(g)+B(g)
C(g)”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符合的是 ( )
A.平衡态Ⅰ与平衡态Ⅱ的正反应速率相等
B.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增大了反应物浓度
C.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D.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的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1<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可逆反应2A+B2C(g)+Q(Q>0)随T(℃)变化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和B可能都是固体 B.A和B一定都是气体
C.A和B可能都是气体 D.若B为固体,则A一定为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的是 ( )
A.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把产生的气体直接点燃,观察燃烧现象
B.把消石灰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用导管直接通入水中制取浓氨水
C.取用少量白磷时,应在水中切割白磷,剩余的白磷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
D.做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后的试管,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
目的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玻璃仪器 |
A |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 分液漏斗、烧杯 |
B | 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 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C | 用溴水、淀粉 | 试管、胶头滴管 |
D | 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 |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 、Cu2+、SO32-(还原性SO32-大于I-),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
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A.SO2、SiO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