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研究发现,NOx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已知:
①4NH3(g)+5O2(g)═4NO(g)+6H2O(g)△H1=-907.28kJ•mol-1
②4NH3(g)+3O2(g)═2N2(g)+6H2O(g)△H2=-1269.02kJ•mol-1
③4NH3(g)+6NO(g)═5N2(g)+6H2O(g)△H3
(1)对于反应③,△H3=-1811.63KJ/mol,△S=>0(填>、<或=),在任意温度下发生自发反应(选填”较低温度“、“较高温度”或“任意温度”).
(2)利用反应③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相同条件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产生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0~50s在A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v(N2)=6.25×10-2mol•L-1•s-1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
B.使用催化剂A达到平衡时,N2最终产率更大
C.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3)在氨气足量时,反应③在催化剂A作用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脱氮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据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300℃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300℃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其可能的原因是300℃前反应未平衡,脱氮率决定于速率,温度越高速率越快,所以脱氮率增大,300℃之后反应达平衡,脱氮率决定于平衡的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减小.(已知A、B催化剂在此温度范围内不失效)
(4)其他条件相同时,请在图2中补充在催化剂B作用下脱氮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分析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依据判断依据分析;
(2)①根据v=$\frac{△c}{△t}$,进行计算求解;
②A.反应速率越快活化能越小,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
B.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N2最终产率相同;
C.反应前后H-O键与N-H键的数目相等,所以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温度不变,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3)由图可知300℃以前温度越高脱氮率越高,300℃后温度越高脱氮率越低;
(4)B催化剂的效率低,所以达平衡的时间长,平衡不移动,但最终的脱氮率不变,由此作图.

解答 解:(1)①4NH3(g)+5O2(g)═4NO(g)+6H2O(g)△H1=-907.28kJ•mol-1
②4NH3(g)+3O2(g)═2N2(g)+6H2O(g)△H2=-1269.02kJ•mol-1
③4NH3(g)+6NO(g)═5N2(g)+6H2O(g)△H3=$\frac{5×②-3×①}{2}$=$\frac{5×(-1269.02)-3×(-907.28)}{2}$=-1811.63KJ/mol;4NH3(g)+6NO(g)═5N2(g)+6H2O(g)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S>0,△H<0、△S>0,△H-T△S<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1811.63KJ/mol;>;任意温度;
(2)①v(N2)=$\frac{△c}{△t}$=$\frac{2.5×1{0}^{-3}}{\frac{2}{50}}$=6.25×10-2mol•L-1•s-1,故答案为:6.25×10-2mol•L-1•s-1
②A.反应速率越快活化能越小,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故错误;
B.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N2最终产率相同,故错误;
C.反应前后H-O键与N-H键的数目相等,所以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故正确;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温度不变,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故正确;
故选CD;
(3)由图可知300℃以前温度越高脱氮率越高,300℃后温度越高脱氮率越低,原因可能是300℃前是平衡的建立过程,而300℃后是平衡的移动,
故答案为:300℃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300℃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300℃前反应未平衡,脱氮率决定于速率,温度越高速率越快,所以脱氮率增大,300℃之后反应达平衡,脱氮率决定于平衡的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减小;
(4)B催化剂的效率低,所以达平衡的时间长,平衡不移动,但最终的脱氮率不变,所以图象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图象分析、盖斯定律、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等,注意图象分析中的曲线的变化趋势,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3NO2+H2O=2HNO3+N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为(  )
A.1:2B.3:1C.1:1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等杂质)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1)沉淀M中除含有泥沙外,一定还含有Fe2O3
(2)滤液X中,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Na[Al(OH)4];写出Ⅰ过程生成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3H2O=2Na[Al(OH)4];
(3)固体N是Al2O3;写出A1(OH)3转化为N的化学方程式: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比为(Mg2+):(Al3+):n(NH4+)=2:3:2
C.
表示常温下0.10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
D.
表示向10.00 mL 0.050 mol•L-1盐酸中逐滴加人0.025 mol•L-1的氨水时溶液的pH变化,其中 V1>2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
A.甲烷的熔沸点比硅烷的低
B.NH3易液化
C.NH3分子比PH3分子稳定
D.在相同条件下,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草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制备草酸并探究草酸的分解产物.
Ⅰ.草酸的制备
该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来制备草酸.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瓶中;
②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缓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HNO3与98%H2SO4的质量比为2:1.5)溶液;
③反应3h左右,冷却,抽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1)该反应需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并缓缓滴加混酸,原因是温度太低,则反应速率慢;温度太高或滴入过快会导致草酸产率下降(C6H12O6和H2C2O4都具有还原性,易被混酸进一步氧化). 
(2)抽滤是指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方法.抽滤的优点是可加快过滤速度,并能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3)冷凝水的进口为a(a、b )口.
Ⅱ.草酸的分解实验探究
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草酸晶体在101℃时熔化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继续升温会分解.为了检验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是否有CO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装置1、装置2来完成实验.
(4)简述检验装置1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如图连接好装置,将导管b没入水中,微热(或手捂)试管a,看到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撤火(或松手)后,观察到导管内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5)有同学提出装置B处可能会发生危险,理由是:B中的导管过长、过细,冷凝后的草酸晶体可能会堵塞导管而发生爆炸.
(6)甲、乙两位同学都考虑到了用冰水来冷凝,冰水冷凝的目的是:防止草酸蒸气干扰CO2的检验.
(7)有同学提出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缺陷,请你从A~F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更合理的装置,按照气流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为(用字母表示):A、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
A.H-FB.H-OC.H-ND.H-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K3[Fe(C2O4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B.铁离子的配位数是3
C.C2O4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D.该物质中含有离子键,配位键和极性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②中的Fe发生析氢腐蚀
B.装置①中,Zn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
D.装置②中电子由Fe流向石墨,然后再经溶液流向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