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4 molB.0.5 molC.0.6 molD.0.8 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未出现银镜 | 蔗糖未水解 |
B | 卤代烃Y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说明卤代烃Y中含有氯原子 |
C | 向浑浊的苯酚试液中加饱和Na2CO3溶液,试液变澄清且无气体产生 | 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 |
D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出现浑浊 | 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基香兰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及日用化妆品中,起增香和定香作用,下列关于乙基香兰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基香兰素的分子式为C9H10O3B.乙基香兰素与苯甲醛互为同系物
C.乙基香兰素的同分异构体可能含有酯基D.乙基香兰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为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室温下为不稳定的黄色气体, 具刺鼻恶臭味,遇水分解,某学习小组用 C12 和 NO 制备 NOCl 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B.装入药品后,要先打开 K2、K3,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 K1
C.利用 A 装置还可以做 Na2O2 和水制氧气的实验
D.若没有 B 装置,C 中可能发生反应:2NOCl+H2O=2HCl+NO↑+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元素M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_______(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4)某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选酚酞作指示剂。盛装0.2000 mol/L盐酸标准液应该用______________式滴定管;用盐酸滴定待测液NaOH,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且30s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 NH4Cl、盐酸、NaClO2 为原料制备 ClO2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 Cl-和 OH-B.NCl3 的键角比 CH4 的键角大
C.NaClO2 变成 ClO2 发生了氧化反应D.制取 3 mol ClO2 至少需要 0.5mol 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在苯酚与水的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变澄清:_________________;
(2)乙醛与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6.0 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3.6 g H2O;E的蒸气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E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A为一取代芳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B生成D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的共有________个,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的是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常压下,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对CO2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并能催化CO2与环氧丙烷的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B.b的一氯代物有3种
C.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并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D.该材料的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利用此法可减少CO2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