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醛(HCHO)与葡萄糖相似具有还原性。为探究过量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研究。
(1)在右图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0.5 mol/LCuSO4溶液50mL和5mol/LNaOH溶液100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50mL,缓慢加热a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
①盛装甲醛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甲醛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有副反应发生,产生的气体为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气体成分, 将装置A和下图中部分装置连接后进行实验。
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G。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证明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反应后a中有红色固体产生,为研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
已知:Cu2O [Cu(NH3)4]+(无色) [Cu(NH3)4]2+(蓝色)
① 锥形瓶ii中固体完全溶解得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将容量瓶ii中的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颜色与容置瓶i相近。由此可知固体产物的组成及物质的量之比约为__________。
【答案】 恒压滴液漏斗或恒压漏斗 a中出现砖红色物质 E→F→D→C 吸收甲醛蒸气,防止其干扰后续检验 F中黑色固体变红色,D中固体变蓝色 2Cu+O2+8NH3·H2O=2[Cu(NH3)4]2++4OH-+6H2O n(Cu2O):n(Cu)=1:200
【解析】(1)①根据仪器构造可判断盛装甲醛溶液的仪器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或恒压漏斗。②甲醛和新制Cu(OH)2混合加热,甲醛被氧化为甲酸,而Cu(OH)2被还原为Cu2O,则a中会有砖红色固体生成;(2)检验混合气体中H2、CO,需要先将气体干燥,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将两者转化为H2O和CO2,再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检验,注意必须先检验水,另外甲醛有挥发性,混杂在气体产物中,因其有还原性,会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影响产物的检验,需要先除去,所以顺序是A→B→E→F→D→C→G;其中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甲醛蒸气,防止其干扰后续检验;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H2的实验现象是F中黑色固体变红色,D中固体变蓝色;(3)①由题干信息可知,无色的[Cu(NH3)4]+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蓝色的[Cu(NH3)4]2+],摇动锥形瓶ⅰ的目的就是有利于溶液中[Cu(NH3)4]+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由有红色固体产生可知产物应该为单质铜,铜与浓氨水、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②将容量瓶ⅱ中的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颜色与容量瓶ⅰ相近,说明稀释前,容量瓶ⅱ中溶液浓度为ⅰ中的100倍,即物质的量ⅱ中为ⅰ中100倍,由原子守恒可得n(Cu2O):n(Cu)=1:200。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 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
C. 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D. 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B. 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
C.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 试剂瓶中的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 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
B. 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 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D. 工业上采用向母液中加入烧碱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