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c/mol•L-1)随反应时间(t/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 验
序 号


时间(min)
浓度(mol•L-1





温度(℃)
0102030405060
18001.00.800.670.570.500.500.50
2800c20.600.500.500.500.500.50
3800c30.920.750.630.600.600.60
48201.00.400.250.200.200.200.20
根据上述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增大
B.实验3中 c3=1.2 mol•L-1
C.实验1与实验3比较,A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2
D.实验2使用了催化剂,在0至10 min内平均速率υ(B)=0.02 mol•L-1•min-1

分析 A、加热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B、以10至20min为例求出反应速率进行比较;
C、实验1与实验3是等效平衡,所以A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D、根据实验1、2数据分析.

解答 解:A、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知平衡时实验4反应物A的浓度小,由实验1到实验4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加热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而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A正确;
B、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V=$\frac{△c}{△t}$=$\frac{0.80mol/L-0.67mol/L}{10min}$=0.013mol•(L•min)-1,在实验3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V=$\frac{△c}{△t}$=$\frac{0.92mol/L-0.75mol/L}{10min}$=0.015mol•(L•min)-1,故v3>v1,实验1的其实浓度为1.0mol/L,由平衡时浓度可知在实验3的起始浓度大于1.0mol/L,实验1和实验3是等效平衡,起始A的浓度为1.0mol/L时平衡浓度为0.5mol/L,而A的平衡浓度为0.6mol/L时,初起c3=1.2 mol•L-1,故B正确;
、实验1与实验3是等效平衡,所以A的平衡转化率相等,则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故C错误;
D、根据实验1、2数据分析,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B、D起始浓度为0,所以两组实验中A的起始浓度相同为1.0mol•L-1 ;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但达平衡时2组的时间较短,所以只能是加入催化剂,而v(A)=$\frac{0.4}{10}$=0.04mol/(L.min),所以υ(B)=0.02 mol•L-1•min-1,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与影响因素、反应速率计算、平衡常数应用等,侧重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水吸收NO2生产硝酸:3NO2+H2O=2HNO3+NO
B.用熟石灰处理泄漏的液氯: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C.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铜:Cu+4H++2NO3-=Cu2++2NO2↑+2H2O
D.用明矾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物:Al3++3H2O?Al(OH)3(胶体)+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高炉气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有N2、CO、CO2等.在含有大量N2的高炉气体系中,富集CO的技术关键在于要有对CO选择性好的吸附材料,从而实现CO和N2的分离.
(1)由CO可以直接合成许多C1化工产品,如生产甲醇.已知: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3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又知CO(g)燃烧热△H=-283kJ•mol-1,则CO(g)+2H2(g)=CH3OH(l)△H=-128.1kJ•mol-1
(2)工业上常采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COOCu(NH32 (aq)+CO(g)?CH3COOCu(NH32•CO(aq)△H<0
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可采取的措施有ad.
a.适当升高温度     b.适当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3)到目前为止,CO吸附剂的开发大多数以铜(+1)为活性组分负载在各种载体上,然后采用变压吸附(PSA)方式在含N2体系中脱出CO.下图是变压吸附回收高炉气中CO的流程图.

①PSA-I吸附CO2时间对PSA-II中CO回收率的影响见图,由此可见,为了保证载铜吸附剂对CO的吸附和提纯要求,应采取的措施是尽量在PSA-I中将CO2脱除(保证PSA-I吸附CO2的时间).

②从PSA-II中富集得到的CO有广泛的用途,除生产甲醇外,列举其中一种用途作燃料.
③检验放空气体中是否含有CO的实验操作是:将该气体通入氯化钯(PdCl2)溶液中,观察是否有黑色的单质钯生成,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CO+PdCl2+H2O═Pd↓+2HCl+CO2
(4)已知:Ksp(CaCO3)=a,Ksp[Ca(OH)2]=b,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石灰乳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溶液c(OH-)=c mol•L-1,则c(CO32-)=$\frac{a{c}^{2}}{b}$mol•L-1(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
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写出“浸取”环节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置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ad.
a.烧杯    b.容量瓶    c.滴定管    d.玻璃棒
(2)下图是一些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沉淀一溶解图

①滤渣I中含Fe(OH)3(填化学式).再加入NaOH调节pH=12.5可除去Mg2+、Ca2+(填离子
符号).
②加入H2C204应避免过量的原因是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产量减少.
(3)25℃,H2C204和HF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H2C204Ka1=5.36×10-2Ka2=5.35×10-5
HFKa=6.32×10-4
①HC2O4-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2=$\frac{c({H}^{+})c({C}_{2}{{O}_{4}}^{2-})}{c(H{C}_{2}{{O}_{4}}^{2-})}$.
②H2C2O4溶液和Na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C2O4+F-═HF+HC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乙醇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油脂和水,甲苯和水,乙醇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钴有+2价、+3价,草酸钴是制备氧化钴的重要原料.
在空气中对27.45gCoC2O4•2H2O持续加热,固体的质量变化数据如下表:
温度范围/℃120-220300-350450-500高于600
固体/g22.0511.2511.8513.05
①120-220℃,CoC2O4•2H2O热分解的生成物是CoC2O4(填化学式).
②450-500℃时得到的固体物质为D(填字母).
A、CoO       B、CoC2O3    C、CoO•Co2O4 D.2CoO•Co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由水电离的c(H+)=10-14 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Fe2+、SO32-、MnO4-B.Na+、Cl-、NO3-、SO42-
C.Al3+、S2-、Cl-、SO42-D.Na+、AlO2-、Br-、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通过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图1仪器中,在灼烧固体样品时必须用到的是坩埚、泥三角(填名称).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保证NaHCO3分解完全.
(3)实验中确定加热至恒重的方法是:两次称量固体的质量差不超过0.1g.
(4)若加热过程中有晶体迸溅出来,则测得的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方案二】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已知:Ba2++OH-+HCO${\;}_{3}^{-}$═BaCO3↓+H2O)
(1)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
(2)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一滴Ba(OH)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3)实验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向漏斗里加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
(4)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沉淀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一滴Na2SO4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三】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B装置内所盛试剂是浓H2SO4;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进入C装置;分液漏斗中不能(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2)实验前称取17.9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8.8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29.6%.
(3)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缺少一套将A、B内的CO2气体驱赶到C里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C、D、E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原子半径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可以和A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甲和乙,且原子个数之比分别是1:1和1:2;C、D为同周期元索,C是所属周期的主族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D的单质晶体是分子晶体,原子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E位于周期表的ds区,E元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E2+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Ar]3d9;甲和乙,沸点较高的是H2O2(填化学式);
(2)D与B形成常见的具有还原性的阴离子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则D显最高正价时与B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2
(3)同时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M和W,写出这两种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HSO3-=H2O﹢SO2
(4)由BDE三种元素组成常见盐溶液丙,向丙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E(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E(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5)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有相似性,则书写铍单质和C的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e+2OH-=BeO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