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外加试剂,就能实现鉴别的是(  )
①CuSO4    K2SO4     KNO3  KOH           
②Na2CO3   BaCl2   HCl    Na2SO4
③NH4NO3  Na2SO4   Ba(OH)2  AlCl3          
④NaAlO2 Na2SiO3 H2SO4  NaCl.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分析 不用外加试剂,先观察试剂的颜色,然后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及现象鉴别物质,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①CuSO4为蓝色,先鉴别出,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为KOH,不能鉴别K2SO4、KNO3,故不选;
②氯化钡与两种试剂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先鉴别出BaCl2,其中能溶解白色沉淀碳酸钡的为HCl,即可确定Na2CO3,最后鉴别出Na2SO4,故选;
③氢氧化钡与两种试剂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先鉴别出Ba(OH)2,且其中一种沉淀加氢氧化钡过量时可溶解,则检验出AlCl3,可由白色沉淀确定Na2SO4,最后鉴别出NH4NO3,故选;
④NaAlO2与硫酸反应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Na2SiO3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先鉴别出H2SO4,最后鉴别出NaCl,故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试剂的颜色及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酯类
C.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室温下,用0.1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Ⅱ分别表示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
B.V(NaOH)=10.00 mL时,QUOTE>1
C.当V(NaOH)=20.00 mL时,两种酸溶液的pH均等于7
D.V(NaOH)=20.00 mL时,c(Cl-)<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打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C→BDA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分液漏斗尖嘴紧靠烧杯内壁,当把下层液体刚好放出时及时关闭活塞.若E操作中下层液体不能顺利流出,则可能原因是:G操作遗漏.(用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
(3)能否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否,原因是酒精能与水互溶.
(4)进行一次萃取后,碘水仍然呈黄色,则应该进行多次萃取,选用CCl4或苯进行萃取,使用CCl4(填CCl4或苯)萃取剂更好,原因是:每次分液只要放出下层液体即可,减少向分液漏斗中加液体的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浓盐酸,烧瓶中加入的试剂是MnO2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加试剂;该装置的作用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3)装置B中的试剂是A(选填下列试剂),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比硫酸酸性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反应;⑥铁与氯气加热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加热生成硫化亚铁.可说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B
A.全部     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D.除①以外
(5)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简要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原因Cl原子、S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Cl原子是7,S原子是6,且原子半径Cl<S,因此,在反应中Cl原子比S原子更容易获得电子达稳定结构,故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
A.可吸入颗粒(如硅酸盐粉尘),吸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B.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用以配制以下溶液,不会使溶液变质的是(  )
A.AgNO3溶液B.FeCl2溶液C.Na2CO3溶液D.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Fe2+、NO${\;}_{3}^{-}$、Fe3+、NH${\;}_{4}^{+}$、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每1molNO${\;}_{3}^{-}$发生还原反应,转移6mol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3-+OH-+Ca2+═H2O+CaCO3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H4++OH-═H2O+NH3
C.向漂白粉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
D.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