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D、E、F、G七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A原子在基态时p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是同族元素中最大的,则A为第VA族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A为N元素;
D、E原子核外的M层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E的原子序数大于D,所以D为Si元素、E为S元素;
B、E两元素组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说明B为活泼金属,B的原子序数大于A,所以B为Na元素;
C、F的原子均有三个能层,为第三周期元素,E的原子序数小于F,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分别为:578、1817、2745、ll575,则E为Al元素,C为Mg元素;
G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G最外层电子数是1,其余各层均充满,则G元素的核电荷数=2+8+18+1=29,为Cu元素;
F位于第三周期且能和C形成化合物,则F为Cl元素,C与F能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3、熔点为190℃的化合物Q,结合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A、B、C、D、E、F、G七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A原子在基态时p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是同族元素中最大的,则A为第VA族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A为N元素;
D、E原子核外的M层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E的原子序数大于D,所以D为Si元素、E为S元素;
B、E两元素组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说明B为活泼金属,B的原子序数大于A,所以B为Na元素;
C、F的原子均有三个能层,为第三周期元素,E的原子序数小于F,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分别为:578、1817、2745、ll575,则E为Al元素,C为Mg元素;
G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G最外层电子数是1,其余各层均充满,则G元素的核电荷数=2+8+18+1=29,为Cu元素;
F位于第三周期且能和C形成化合物,则F为Cl元素,C与F能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3、熔点为190℃的化合物Q,
(1)Na的单质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模型,8个顶点上各有一个原子,体心上含有一个原子,所以其配位数为8;
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O3,三氧化硫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三氧化硫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F是Cl元素,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F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5;
G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为铜氨络离子,铜氨络离子的化学式为[Cu(NH3)4]2+,
故答案为:8;平面三角形;1s22s22p63s23p5;[Cu(NH3)4]2+;
(2)B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D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四氯化硅,氯化钠为离子晶体,四氯化硅为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离子晶体的熔点大于分子晶体,所以氯化钠的熔点高于四氯化硅,
故答案为:NaCl的熔点高于SiCl4,因为NaCl是离子晶体,SiCl4是分子晶体;
(3)A为N元素,G为Cu元素,该晶胞中,Cu原子个数=12×$\frac{1}{4}$=3,N原子个数=8×$\frac{1}{8}$=1,该晶胞的化学式为Cu3N,该晶胞的边长=$\root{3}{\frac{m}{ρ}}$=$\root{3}{\frac{\frac{206}{{N}_{A}}}{a}}$cm=$\root{3}{\frac{206}{a{N}_{A}}}$cm,
故答案为:$\root{3}{\frac{206}{a{N}_{A}}}$;
(4)ρ=$\frac{m}{V}$,所以M=ρVm=5.00g/L×53.4L/mol=267g/mol,AlCl3的摩尔质量为133.5g/mol,Q的摩尔质量是氯化铝的2倍,所以Q分子中含有2个铝原子和6个氯原子,其化学式为Al2Cl6,
故答案为:Al2Cl6.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涉及晶胞的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题给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难点的晶胞的计算,根据密度公式解答即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 |
B. |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NH4+、SO42-、NO3- | |
C. | 0.1mol•L-1AgNO3溶液:H+、K+、SO42-、Cl- | |
D. | 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③ | C. | ①② | D. | 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③④ | C. | ②③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 |
B. | 大气中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 | |
C. |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 |
D. |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Y和Z可以组成一种Y和Z的质量比为7:8的化合物 | |
B. | X、Y、Z组成的盐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 |
C. | X和Z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常温下为液态的两种化合物 | |
D. | 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仅有2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2+、Cl-、Na+、NO3- | B. | Na+、Ba2+、Cl-、NO3- | ||
C. | K+、Na+、NO3-、HCO3- | D. | Na+、K+、AlO2-、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