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若配制500mL 0.2mol/L的稀硫酸:
(1)需要使用质量分数为0.98的硫酸(密度为1.84g•mL-1)5.4mL.
(2)下面是某学生的操作过程:
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浓硫酸;
c.将浓硫酸倒入另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量筒中稀释,并冷却到室温;
d.用玻璃棒引流,将稀释后的硫酸倒入500mL的容量瓶;
e.轻轻摇动容量瓶,使瓶内液体混合均匀,再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cm~2cm;
f.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摇匀;
g.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待用.
按照通常的配制要求,指出其中缺少或操作的错误,并补充或改正(有几项填几项,若空格不够可以补加).
①缺少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操作;
②量筒的规格错,应该用10mL的量筒量取浓H2SO4
③不应该在量筒中稀释浓H2SO4,应用烧杯;
④不应该用容量瓶保存溶液,应用细口瓶.;
⑤,.
(3)任何实验都有误差,在你改正后的操作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还可能有量筒的精确度不够高、读数误差、溶质仍有少量残留在烧杯内、室温未必是20℃等.

分析 (1)先计算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然后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V=CV来计算;
(2)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仪器选择、基本操作等分析.
(3)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c=$\frac{n}{V}$分析操作及仪器的精度、实验环境.

解答 解:(1)先计算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rac{1000ρω%}{M}$=$\frac{1000×1.84×0.98}{98}$=18.4mol/L,设需要18.4mol/L浓硫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V=CV可知:18.4mol/L×VmL=0.2mol/L×500mL,解得V=5.4mL,
故答案为:5.4;
(2)a.因配制后要摇匀,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故a正确;
b.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所以应选择10ml量筒,故b错误;
c.量筒为量器,不是容器,不能在量筒内稀释,应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故c错误;
d.冷却后的稀硫酸需用玻璃棒引流,将稀释后的硫酸倒入500mL的容量瓶,故d正确;
e.轻轻摇动容量瓶,使瓶内液体混合均匀,再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cm~2cm,操作正确,故e正确;
f.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摇匀,故f正确;
g、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溶液,应转移至细口瓶贴标签保存,故g错误;
故答案为:①缺少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操作;
②量筒的规格错,应该用10 mL的量筒量取浓H2SO4
③不应该在量筒中稀释浓H2SO4,应用烧杯;
④不应该用容量瓶保存溶液,应用细口瓶;
(3)还有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如:量筒的精确度不够高、读数误差、溶质仍有少量残留在烧杯内、室温未必是20℃等,
故答案为:量筒的精确度不够高、读数误差、溶质仍有少量残留在烧杯内、室温未必是20℃等.

点评 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关键清楚溶液配制的原理,通过c=$\frac{n}{V}$可以加深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现向ZnCl2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与某些离子的浓度关系如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Zn2+或ZnO22-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Zn2+的浓度为10?-5mol•L-l时,Zn2+已沉淀完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1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4OH-=ZnO22-+2H2O
B.若要使ZnCl2溶液中Zn2+沉淀完全,加入的NaOH溶液越多越好
C.向1L0.1mol•L-lZnCl2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至pH=7,需NaOH 0.2mol
D.若溶液的温度保持不变,则该温度下Zn(OH)2的溶度积Ksp=10?-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温度时,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
B.0.02 mol•L-1的AgNO3溶液与0.02 mol•L-1的Na2SO4 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C.Ag2SO4的溶度积常数(Ksp)为1×10-3
D.a点表示Ag2SO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0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除w0外)(  )
实验方法实验方案测量数据
A.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排水体积
B.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
C.重量法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减轻的质量
D.滴定法将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10mL加入酚酞,用标准盐酸确定消耗盐酸的体积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有三个电子层,且K、M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的2倍
C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写出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B元素的名称碳.
(2)写出C元素的单质的电子式
(3)元素D与元素A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b(填选项序号).
a.常温下D的单质和A的单质状态不同
b.D的氢化物比A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D和A的单质都能与钠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A、B、C、D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H2CO3(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己知X、Y、Z、W、N、U、V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N同主族,且与W都能形成A2B、A2B2型化合物;Z、W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试回答下列问题:
(1)YW2的电子式;V原子的结构示意图;Z的氢化物结构式为;写出U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VIA族N2W2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种类离子键、共价键
(2)X、Y、Z、W四种元素(按顺序)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稀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Ca2++2OH-=NH3.H2O+CaCO3↓+H2O.
(3)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推测UW2与V元素的单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Cl2+2H2O=2HC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A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2)X的单质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Si(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HCl(写化学式).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3H2O=H2SiO3↓+4HCl.
(4)在25℃、101kPa下,已知Y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iH4(g)+2O2(g)═SiO2(s)+2H2O(l)△H=-1520.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乙烯和乙炔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前者褪色,后者不褪色
B.鉴别乙烷和乙炔可将二者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C.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了溴苯
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则能,因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
E.工业上制备氯乙烯可用乙炔在一定条件下与氯化氢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H2和O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0.1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C.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