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1mol/L的Na2CO3溶液加适量水稀释后,溶液中变大
B. 若使Na2S溶液中接近于2∶1,可加入适量的KOH固体
C. 0.1mol/LNaOH溶液和0.2mol/L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H3COO-)>c(Na+)>c(H+)>c(OH-)
D. 已知0.1mol/L NaH2PO4水溶液显酸性,则溶液里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2PO4-)>c(HPO42-)>c(H+)>c(PO43-)>c(OH-)
【答案】D
【解析】A项,Na2CO3溶液加适量水稀释,促进碳酸根离子水解, 增大,所以增大,故A正确;B项,加入KOH固体使S2-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可使Na2S溶液中接近于2∶1,故B正确;C项,0.1mol/LNaOH溶液和0.2mol/L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最终可以得到0.05mol/L的CH3COOH和0.05mol/L的CH3COONa的等浓度混合溶液,c(Na+)=0.05mol/L,由于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O-的水解,所以c(CH3COOH)略小于0.05mol/L,c(CH3COO-)略大于0.05mol/L,水中存在水的微弱电离,并且由于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O-的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c(H+)大于c(OH-),所以溶液里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H3COO-)>c(Na+)>c(H+)>c(OH-),故C正确;D项,NaH2PO4显酸性,所以H+>OH-,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c(HPO4-)>c(H3PO4),OH-来源于水的电离和H2PO4-的水解,所以c(OH-)>c(H3PO4)而PO43-是由H2PO4-经两步电离得到的,弱酸的第二步电离程度很小,所以PO43-最少,Na+和H2PO4-是溶液中的主要离子,Na+不水解,所以c(Na+)>c(H2PO4-)所以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2PO4-)>c(H+)>c(HPO42-)>c(OH-)>c(H3PO4)>c(PO43-),故D错误。综上,选D。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北京卷(节选)】
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利用右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 。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示填空。
(1)写出化合物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
(2)已知A中不存在结构,则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A物质可能有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任写出其中一种A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3)根据(2)中所写A的结构,写出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A 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2)写出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则上述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4)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茂铁[(C5H5)2Fe]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已知二茂铁熔点是173 ℃(在100 ℃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49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
B. 在二茂铁结构中,C5H与Fe2+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
C. 已知: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则其中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D. C5H中一定含π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温条件下,Al和Fe3O4反应生成Fe和Al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B. 该反应条件下,Al的还原性弱于Fe
C. 1molFe3O4参与反应转移8×6.02×1023个电子
D. 实验室进行该反应时常加入KClO3作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