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试剂 | 稀硫酸 | 浓硫酸、加热 | 稀硝酸 | 浓硝酸 |
实验现象 | 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 | 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 | 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 | 红棕色气体和蓝色溶液 |
A. | Cu | B. | Cu2O | ||
C. | 一定有Cu,可能有Cu2O | D. | 一定有Cu2O,可能有Cu |
分析 Cu2O与稀硫酸发生反应:2Cu+=Cu2++Cu,Cu2O和Cu都能与浓硫酸、稀硝酸、浓硝酸等强氧化性物质反应,鉴别物质应用稀硫酸,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向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红色固体为铜,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由此可推出原红色固体里一定有Cu2O,对于溶液中的红色固体铜,一种可能是原来有一部分,Cu2O和硫酸反应生成一部分,另一种可能是全部由Cu2O和硫酸反应生成的,因此可得出结论,红色固体里一定有Cu2O,可能有铜,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了铜与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特征,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亚铜在酸中能发生歧化反应的信息应用,读懂题意便可顺利解决.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C6H5ONa |
pH | 8.8 | 9.7 | 11.6 | 10.3 | 11.1 | 11.3 |
A. | CO2+H2O+2NaClO→Na2CO3+2HclO | |
B. | HCN+Na2CO3→CO2+2NaCN+H2O | |
C. | 结合质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O32->HCO3->CH3COO- | |
D. | 常温下电离常数比较:Ki1(H2CO3)>Ki2(H2CO3)>Ki(C6H5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 B. | 液氨用作制冷剂 | ||
C. |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 D. | 漂粉精作消毒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蒸馏时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受热时突然沸腾(爆沸) | |
B. | 蒸馏操作时,需要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到蒸馏液体的液面以下 | |
C. |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加热至蒸发皿中溶液全部蒸干 | |
D. |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可将量取好的浓硫酸直接转移至容量瓶后再加水定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2H4 | B. | CH4 | C. | C2H2 | D. | C2H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CO3溶液 | B. | AgNO3溶液 | C. | NaOH溶液 | D. | BaCl2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