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e2+、H+、SO42-、MnO4- | B. | Al3+、Na+、Cl-、AlO2- | ||
C. | Ba2+、Na+、HCO3-、Cl- | D. | Fe3+、Mg2+、SCN-、Cl- |
分析 A.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B.铝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
D.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
解答 解:A.Fe2+、H+、MnO4-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Al3+、AlO2-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Ba2+、Na+、HCO3-、Cl-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Fe3+、SCN-之间反应生成硫氰化铁,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a=1.0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O2═BaCO3↓+H2O | |
B. | 当a=1.5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6OH-+3CO2═2BaCO3↓+CO32-+3H2O | |
C. | 当a=2.5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 | |
D. | 当a=1.75时,溶液中HCO3与C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ω=$\frac{w}{w+V}$×100% | B. | S=$\frac{w}{V}$×100g | ||
C. | c=$\frac{1000w}{MV}$mol•L-1 | D. | c=$\frac{1000aw}{M(w+V)}$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异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 | B. | 异己烷分子中主链碳原子数为5 | ||
C. | 异己烷和环戊烷互为同系物 | D. | 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弱酸性溶液中:Na+、Mg2+、HSO3-、ClO- | |
B. | 0.1mol•L-1氨水溶液中:K+、Na+、NO3-、AlO2- | |
C. | 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3+、K+、NO3-、SO42- | |
D. | 0.1 mol•L-1Fe(NO3)3溶液中:H+、Al3+、SO3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将溶液不断加水稀释,则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 |
B. |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C2O42-)>c(OH-)>c(H+)>c(HC2O4-) | |
C. | 若用pH计测得溶液的pH=a,则H2C2O4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1013-2a | |
D. | 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CaCl2溶液,当加入的CaCl2溶液浓度大于2.4×10-8mol/L时即能产生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 |
B. | 碳酸钙和醋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 |
C. | 铝粉投入到 NaOH 溶液中:2Al+2OH-═2AlO2-+H2↑ | |
D. | 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H++CO3═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