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块状单质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的是(     )
A.CB.AgC.PtD.Fe
B

试题分析:碳和浓硝酸反应需要加热。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Pt不能溶解在浓硝酸中,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学生记住浓硝酸的化学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不难得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1)常温下,氨水的浓度为1:1.5(28%的浓氨水和水的体积比)时实验现象明显,配制该浓度氨水的玻璃仪器有                        
(2)本实验用的干燥剂是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则甲处是____________;乙处是___________。
(3)实验时,先将催化剂加热至红热,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反应是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前,烧杯中盛有200mL 1.000 mol/L的 NaOH溶液,实验后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13,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7.48g,则NaOH溶液吸收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
            (设溶液的体积不变且忽略盐类的水解)。
(5)实验时发现: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则烧瓶中产生白烟。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6)已知NH3和N2常压下的沸点分别为:-33.5℃和-195.8℃,据此推测这两种物质中,能做制冷剂的是         (填分子式);能用来冷冻物质的是        (填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和CO2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氨气气体密度的2倍,这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1,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时,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至反应完全,恢复到开始时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内压强为P2,则P1和P2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标准状态下,一个容积为a ml 的烧瓶中盛满NO2气体,将其倒立于装有大量水的水槽中。向烧瓶里通入b ml 氧气,最终烧瓶顶端残留c ml 气体。
(1) 写出残留气体可能的分子式                                   
(2)求c (用含有a、b的数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N2的化学性质也很活泼
B.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因此NO2是硝酸的酸酐
C.雷雨时,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此变化属于氮的固定
D.氮气不能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已知X、Y、Z、E、F五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元素M,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Z是NO,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X可能是一种氢化物
B.F中M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5
C.E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
D.若X为单质,Y生成Z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容积相同的四个集气瓶,分别装满下列气体,将其倒放在水槽中,充分作用后,集气瓶中进水最多的是             
A.NOB.等体积NO2与O2的混合气
C.NO2D.等体积NO与O2的混合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装置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2) 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C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将6体积的NO2和一定体积的NO与4.5体积的氧气组成的混和气体置于试管中。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1.5体积气体,则原NO体积可能为① 3体积   ② 4体积   ③ 5体积   ④ 5.5体积   ⑤ 2体积
A.③B.⑤C.④或⑤D.②或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