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硫酸中B.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硝酸中
C.铜片投入到冷的浓硫酸中D.铜片投入到冷的浓硝酸中

分析 A.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氧化炭;
B.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氧化炭;
C.浓硫酸与铜常温下不反应;
D.铜与浓硝酸常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A.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硫酸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故A不选;
B.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水,故B不选;
C.浓硫酸与铜常温下不反应,故C选;
D.铜片投入到冷的浓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间的反应,明确浓硝酸、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H4Cl的水解方程式:NH4++H2O═NH3•H2O+H+
B.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
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D.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2C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该制碱法为中国化学工业乃至世界化学工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稳定性,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铁架台、夹持仪器、加热装置等已省略):

在Y中应放的物质是Na2CO3(填化学式);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以NH3、CO2、饱和食盐水为原料,模拟侯德榜先生制碱原理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对应仪器的名称:a分液漏斗,b圆底烧瓶;
②实验的操作步骤中,打开旋塞K1、K2的合理顺序为:先打开K1,后打开K2(填字母代号).理由是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先通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充分吸收,可提高制碱的效率;
③利用该装置制得的NaHCO3将采用过虑(填实验操作)分离;装置中气胆的作用是平衡内外压强,存储剩余气体;
(3)实验室欲配制500mL0.1mol•L-1NaHCO3溶液.
①配制溶液时需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下列情况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a、c.
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物质A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工业上采用物质B分解制备物质A的同时释放出氢气,其制备原理是:
B(g)?A(g)+H2(g)△H=+125kJ•mol-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A)•c({H}_{2})}{c(B)}$.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实际生产中常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稀释剂不参加反应).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总压强关系如图.
①由图可得出:
结论一:其他条件不变,水蒸气的用量越大,平衡转化率越高;
结论二:其他条件不变,体系总压强越大,平衡转化率越小
②加人稀释剂能影响反应物B的平衡转化率的原因是:总压强不变时,加入稀释剂,同等程度的减少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相当于体系减压,故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总压强不变,加入稀释剂,同等程度的减少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运算浓度熵小于K,故平衡正移).
(3)某些工艺中,在反应的中途加入O2和特定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B的平衡转化率.试解释其原因:氧气将反应生成的氢气消耗掉,减小了氢气的浓度;同时该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一定能同时生成沉淀和气体的有(  )
①MgSO4溶液 ②AlCl3溶液 ③稀H2SO4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Ca(HCO32溶液 ⑥CuSO4溶液 ⑦氯化铵液.
A.①②③⑦B.③⑤⑥⑦C.②③④⑥D.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HCO3-+Ca2++OH-═CaCO3↓+H2O
B.用硫酸酸化的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和草绿色三价铬,可以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驶:2Cr2O72-+3C2H5OH+16H+→4Cr3++3CH3COOH+11H2O
C.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Cl2↑+H2↑+2OH-
D.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的绝对值正确):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2SO2+O2═SO3正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1,2HI═I2+H2,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2,对于上述两个反应,当增大压强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
A.都减小B.都增大C.v1减小v2增大D.v1增大v2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研究小组将CaCl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元素组成分析表明化合物甲中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2.36%、46.33%;化合物乙的水溶液显酸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电子式是
(2)甲与乙溶液反应可得H2,其化学方程式是CaHCl+HCl=Ca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B的氢化物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是四面体,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2)A的同素异形体有多种,其中一种质地柔软而且能导电,含1molA原子的该物质中σ键的数目为1.5NA
(3)由B、C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N2O.
(4)E的核外价电子层排布式是3d54s1,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r(NH34(H2O)2]Cl3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Mg+9HNO3=4Mg(NO32+NH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