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2)=4.8 mol/(L•min)B.v(A2)=1.5 mol/(L•s)
C.v(C)=1.6 mol/(L•s)D.v(B2)=1.7 mol/(L•s)

分析 由于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一致,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对于反应A2+3B2?2C,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
A.v(B2)=4.8 mol•L-1•min-1=0.08 mol•L-1•s-1,$\frac{1}{3}$v(B2)=$\frac{1}{3}$×0.08mol•L-1•s-1≈0.027mol•L-1•s-1
B.v(A2)=1.5 mol•L-1•s-1=1.5mol•L-1•s-1
C.$\frac{1}{2}$v(C)=$\frac{1}{2}$×1.6 mol•L-1•s-1=0.8mol•L-1•s-1
D.$\frac{1}{3}$v(B2)=$\frac{1}{3}$×1.7mol•L-1•s-1≈0.57mol•L-1•s-1
根据分析可知,反应速率最快的为B,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注意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来比较,也可以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进行判断,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
A.酸性 HClO4>HNO3>H3PO4>H2SiO3B.稳定性H2S>HCl>HBr>HI
C.熔点 Rb>K>Na>LiD.溶解性NaHCO3>Na2CO3>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和 NH4Cl 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 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如表所示溶解度/(g/100g 水)

温度/℃
化合物
020406080100
NH4Cl29.337.245.855.365.677.3
ZnCl2343395452488541614
化合物Zn(OH)2Fe(OH)2Fe(OH)3
Ksp近似值10-1710-17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e-=MnOOH,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2+Zn+2H+=2MnOOH+Zn2+;.
(2)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 ZnCl2和NH4Cl,二者可通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方法)分离回收;欲从滤渣中得到较纯的 MnO2,最简便的方法为在足量的空气或氧气中加热.
(3)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 ZnSO4•7H2O 的过程中,需除去锌皮中的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稀 H2SO4和 H2O2溶解,铁变为Fe3+,加碱调节至 pH 为3时,铁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 1×10-5 mol•L-1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至 pH 为6时,锌开始沉淀(假定Zn2+浓度为0.1mol•L-1).若上述过程不加H2O2后果是Zn2+和Fe2+不能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制得了有机物,打破了只能从有机物取得有机物的学说,这种有机物是(  )
A.结晶牛胰岛素B.氰酸铵C.葡萄糖D.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B为石灰石,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试管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6H5O-+H2O+CO2=C6H5OH+HCO3-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溶液浑浊变澄清.
(2)若B是生石灰,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溶液,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浓氨水(填名称),C是AgNO3       (填化学式),与乙醛混合后,该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O+2[Ag(NH32]OH$\stackrel{△}{→}$CH3COONH4+2Ag↓+3NH3+H2O.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同学探究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1)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有关反应的方程式或结论
①取磨光后镁条与铝条,分别投入稀盐酸中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说明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Mg>Al
②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与Mg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AlCl3溶液反应先产生白色沉淀,而后沉淀完全溶解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③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入新制的氯水生成淡黄色的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Cl2=S↓+2NaCl
④向各为1mol/L的H2SO4、H3PO4溶液中投入镁条镁与H2SO4反应更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说明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S>P
(2)综合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S>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表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类别
选项
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A生理盐水明矾液态KNO3蔗糖
B    CaO海  水乙醇
C胆矾铝合金AgClCO2
D氢氧化钠空气Na2SO4溶液食醋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1)微粒间作用有多种,则CH3COONH4 不同于CuSO4•5H2O的微粒间作用有a(填字母).
a.氢键      b.配位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2)无水CrCl3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组成相当于CrCl3•6NH3及CrCl3•5NH3,加入AgNO3溶液能从第一种配合物水溶液中将几乎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而从第二种配合物水溶液中仅能沉淀出相当于组成中含氯量2/3的AgCl,加入NaOH并加热时两种溶液都无味.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Cr(NH36]Cl3、[CrCl(NH35]Cl2
(3)硝化甘油(C3H5N3O9)分解的产物为N2、CO2、O2和H2O,已知20℃时,2.27g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热量为15.4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4C3H5N3O9 (l)=6N2(g)+12CO2(g)+O2(g)+10H2O(l)△H=-6160KJ/mol,每生成1mol气体伴随放出的热量为324.2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7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
A.④⑤⑥⑦B.④⑤⑦C.②④⑤D.②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