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索尔维制碱法”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和Fe2O3,若某α-Fe催化剂中FeO和Fe2O3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气体,效果更好.反应制得NaHCO3沉淀和NH4Cl溶液的化学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索尔维制碱法除了得到纯碱外,还会产生一种废渣CaCl2.侯氏制碱法在此工业上改进,不再使用CaCO3制备CO2,而是在制备NH3的过程中制得CO2,则侯氏制碱法在得到纯碱的同时还制得了NH4Cl,此物质在农业上的用途是作氮肥.

分析 (1)根据某α-Fe催化剂中FeO和Fe2O3的物质的量相等,计算其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
(2)为了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效果更好,氯化钠、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反应生成NaHCO3沉淀和NH4Cl;
(3)根据索尔维制碱法的流程使用CaCO3制备CO2,最后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循环,同时生成氯化钙废渣;而侯氏制碱法在得到纯碱的同时还制得了NH4Cl,可以作氮肥.

解答 解:(1)某α-Fe催化剂中FeO和Fe2O3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1:2,故答案为:1:2;
(2)为了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效果更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故答案为:NH3;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根据索尔维制碱法的流程使用CaCO3制备CO2,最后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循环,同时生成氯化钙废渣;而侯氏制碱法不再使用CaCO3制备CO2,在得到纯碱的同时还制得了NH4Cl,所以物质在农业上的用途是可以作氮肥,故答案为:CaCl2;NH4Cl;作氮肥.

点评 本题考查了纯碱工业制备原理分析比较,反应实质的应用,试剂的作用,理解生产原理和过程的实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
B.32g氧气中含有2mol氧
C.58.5gNaCl中含有l mol NaCl分子
D.0.l mol二氧化碳含有6.02×1022个C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 和Cl-
B.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不是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其主要利用离子反应的原理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等,生产出产品纯碱和副产品氯化铵,生产流程示意如图

可能使用到的溶解度信息见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是NH3(化学式),“吸收合成车间”主要合成碳酸氢钠固体,在吸收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CO2+H2O+NH3═NaHCO3↓+NH4Cl.
(2)气体B通过增压机压入吸收塔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压,提高CO2在吸收塔②中的溶解量,从而提高HCO3-的浓度,有利于形成NaHCO3沉淀.
(3)生产中有一道工艺叫“冷析”(控制温度约5℃左右),“冷析”应该发生在D.
A、精盐车间        B、吸收合成车间       C、纯碱车间        D、氮肥车间
(4)氮肥车间分离出氯化铵之后的母液,可以循环至吸收塔①中继续使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NaCl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循环利用的是CO2(化学式).
(5)对于日产200吨纯碱的生产企业来说,如果NaCl的利用率为96%,则,精盐厂需要日供精盐230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D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D中出现固体.继续向D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D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1)如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e;b接d;c接f.

(2)B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块状石灰石,C中应选用的液体为饱和NaHCO3溶液,请叙述A中产生气体的原理浓氨水存在以下平衡:NH3+H2O?NH3•H2O?NH4++OH-,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仅消耗水使氢氧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而且反应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
(3)第二步中必须先让A装置先发生反应.
(4)D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防倒吸.
(5)第四步中分离出NH4 Cl晶体的操作名称是过滤;其所得的NH4Cl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NH4Cl.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6)要检验第四步分离出NH4Cl晶体后的溶液中含有NH4+,请叙述检验方法:取少量分离出NH4Cl晶体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中有NH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给定物质A、B、C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的化学平衡:aA(g)+bB(g)?xC(g),符合图1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在图2中,Y轴是指:(  )
A.反应物A的转化率B.平衡混合气中物质B的质量分数
C.平衡混合气的密度D.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工业上用化学法除锅炉的水垢时,先向锅炉中注入饱和Na2CO3溶液侵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再用盐酸除去[Ksp(CaCO3)=1×10-10,Ksp(Ca SO4)=1×1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均增大
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aq)+CaSO4(s)?CaCO3(s)+SO42-(aq)
C.该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约为1×10-3g
D.CaCO3和CaSO4共存的体系中,一定有$\frac{c(S{O}_{4}^{2-})}{c(C{O}_{3}^{2-})}$=9×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
现有温度、容积相同的4个密闭容器,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
容器1234
反应物投入量
(始态)
1mol CO2
3mol H2
1mol CH3OH
1mol H2O
2mol CH3OH
2mol H2O
0.8mol CO2
2.4mol H2
0.2mol CH3OH
0.2mol H2O
CH3OH的平衡浓度/mol•L-1c1c2c3c4
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 x kJ吸收y kJ吸收z kJ放出 w kJ
体系压强/Pap1p2p3p4
反应物转化率a1a2a3a4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2c2<c3  2y>z     B. p1=p2 x=y
C.(a1+a3)<1       D.若x=24.5kJ,则w=14.7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X,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
B.T2下,在0~t1时间内,v(Y)=$\frac{a-b}{{t}_{1}}$mol/(L•min)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
D.该反应进行到M点吸收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