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以制取FeOH3胶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此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

②向所得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最终消失且得棕黄色溶液,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

2)鸡蛋的内膜是一种半透膜,某同学拟用这种半透膜进行除去淀粉溶液中所含食盐的实验。设计步骤如下:

a.把鸡蛋的一头敲破,倒出蛋清、蛋黄,洗净蛋膜内部,将另一头浸泡在稀酸中溶去部分蛋壳(中间的蛋壳留着,起固定作用);

b.在一只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将洗净了蛋膜外部的蛋壳架在小烧杯上,蛋膜浸入蒸馏水中(如图);

c.向蛋膜内加入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溶液,静置一段时间;

d.拿走蛋膜,检验烧杯中有无淀粉和食盐。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a中溶解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的酸最好是_____(填“盐酸”“硫酸”或“醋酸”)。

②检验烧杯中有无淀粉,操作是_____,检验烧杯中有无NaCl,操作是_____

③为尽可能除去淀粉溶液里的食盐,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换大烧杯,用大量水进行渗析

B.多次渗析,每次用水量不要太多

C.将蛋膜放在有流水的水槽中进行渗析

④如何证明淀粉溶液中的食盐有没有全部除去?简述实验过程:_____

【答案】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Fe(OH)3+3H+=Fe3++3H2O 醋酸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加入碘水看是否变为蓝色 另取少量烧杯中液体,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C 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已全部去除

【解析】

1)①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原理是: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H2SO4溶液,H2SO4电离出的SO42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H+使Fe(OH)3沉淀溶解,会观察到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发生的离子反应Fe(OH)3+3H+=Fe3++3H2O

2)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就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利用其大小的差别可以用半透膜将溶质粒子(Na+Cl-)和胶体粒子(淀粉)分离。检验NaCl就是检验Na+Cl-,据此要注意不能用盐酸溶解蛋壳,最终设计相应的方案检验Cl-

①步骤a中溶解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盐酸、硫酸和醋酸都可以与碳酸盐反应,但结合题意设计,要检验溶液中的Cl-,不能引入Cl-,故不能使用盐酸,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也会影响实验效果,不适用硫酸,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醋酸钙可溶,形成的半透膜进行实验效果最好,故溶解鸡蛋壳最好使用醋酸,答案为:醋酸;

②检验烧杯中有无淀粉,可利用淀粉的特性,淀粉遇碘变蓝,则操作为取少量烧杯中液体,加入碘水看是否变为蓝色;检验烧杯中有无NaCl,可利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操作是另取少量烧杯中液体,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烧杯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③要获得较纯净的淀粉溶液需要多次操作,即反复水洗,所以正确的操作为:多次进行渗析操作,每次用水量不必太多;或者将蛋膜放在有流水的水槽中进行渗析操作,故答案选BC

④检验氯化钠的存在,检验氯离子即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检验氯离子,即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证明没有氯离子,即氯化钠已全部去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Fe2+遇铁氰化钾(K3[Fe(CN)6])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AgI是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将0.2mol·L-1KI溶液和0.05mol·L-1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上述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 )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滴入AgNO3溶液

生成黄色沉淀

滴入K3[FeCN6]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A.B.②和④C.③和④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如图所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Z

Y

X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非电解质

电解质

化合物

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用0.2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测定草酸晶体的纯度(草酸晶体化学式为H2C2O42H2O,杂质不与KMnO4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称取13.0g草酸晶体,配成250.00mL水溶液.此操作过程必须用到的2种定量仪器是 ______ ______

(2)量取草酸溶液25.00mL放入锥形瓶中,用0.2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

①量取25.00mL草酸溶液

②酸化KMnO4溶液的酸应为 ______ (选填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③配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O4-+□H2C2O4+□H+→□Mn2++□CO2↑+□H2O

④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______

(3)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______

A.称取13.0g草酸晶体时,将草酸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

B.锥形瓶水洗后未用草酸溶液润洗

C.读取KMnO4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D.盛KMnO4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 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 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使用了催化剂

B.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

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35克二氧化锰与50mL12mol/L浓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氯气______?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稀释至1L,从中取出25mL,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沉淀_______克?(MnO2+4HClMnCl2++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合物H(),是一种常见的抗结肠炎药物。如图是利用芳香烃A为原料设计制备H的路线。

已知:①A蒸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46倍;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2)写出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

3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4)设计C→DE→F两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

5)化合物XD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X______种。

①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峰面积之比为3322的所有X的结构简式:______

6)已知易被氧化,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则取代在间位。据此写出以A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 pH值相同的盐酸和酸溶液分别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C.a点时,加入相同大小的锌粒,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大

D.加入足量NaOHb点溶液消耗NaOH比c点溶液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原料,暴露在空气中会被缓慢氧化,其氧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经氧化后的黄铁矿可能呈现与铁锈类似的红褐色

B. a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FeS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7 mol

C. 氧化过程会产生较多酸性废水破坏矿区生态环境

D. 标准状况下,0.1 mol FeS2完全被氧化时大约消耗空气40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