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FeCl3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实验室用铁屑制备无水FeCl3,制备步骤如下:
Ⅰ.称取一定量的铁屑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6mol•L-1的盐酸,在通风橱中充分反应;
Ⅱ.根据FeCl2的理论产量,加入足量的氧化剂X;
Ⅲ.FeCl3溶液通过一系列操作制得无水FeCl3
已知:不同温度下六水合FeCl3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02080100
溶解度(g/100g H2O)74.491.8525.8535.7
请回答:
(1)请选择本实验中合适的氧化剂XCD.
A.KMnO4(H+)        B.稀硝酸         C.H2O2 D.Cl2
(2)从FeCl3溶液制得FeCl3•6H2O晶体的操作步骤是:
①加入盐酸后,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③过滤、洗涤,④干燥.
(3)过滤后用少量乙醇洗涤FeCl3•6H2O晶体,选用乙醇的原因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减少氯化铁晶体的溶解损耗.
(4)FeCl3的质量分数通常可用碘量法测定:
称取m g无水FeCl3样品,溶于稀盐酸,配制成100mL溶液;取出10.00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并用cmol•L-1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V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配制FeCl3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100mL容量瓶;
②在FeCl3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润洗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满所需的酸或碱液,使滴定管内壁充分润洗
B.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FeCl3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偏高
C.滴定时,左手轻轻向内扣住活塞,手心空握以免碰到活塞使其松动漏出溶液
D.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仰视标准液液面,会使实验误差偏高
③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样品中FeCl3的质量分数$\frac{162.5cV}{m}%$.

分析 (1)加入足量的氧化剂X,目的是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加入的氧化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FeCl3溶液中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蒸发过程中会促进水解得到氢氧化铁,需要在酸溶液中抑制其水解得到晶体;
(3)FeCl3•6H2O晶体不溶于乙醇,水和乙醇混溶;
(4)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
②A、润洗滴定管的基本操作要求,从滴定管上口加少量所需的酸或碱液,使滴定管内壁充分润洗;
B、移液管取草酸溶液时,不能将尖嘴处的液体吹入锥形瓶,否则使实验误差偏高;
C、根据滴定管规范操作要求判断;
D、滴定中的误差分析,可以归结为标准溶液消耗体积的多少频道测定结果.

解答 解:(1)实验步骤中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剂X应是氧化氯化亚铁生成氯化铁,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KMnO4(H+) 会引入钾离子、锰离子杂质,故A错误;      
B.稀硝酸能氧化氯化亚铁,但引入硝酸根离子,故B错误;         
C.H2O2 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过氧化氢被还原为水,故C正确;
D.通入Cl2 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不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2)FeCl3溶液中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蒸发过程中会促进水解得到氢氧化铁,需要在酸溶液中抑制其水解得到晶体,从FeCl3溶液制得FeCl3•6H2O晶体的操作步骤是:加入盐酸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晶体,
故答案为:盐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过滤后用少量乙醇洗涤FeCl3•6H2O晶体,选用乙醇的原因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减少氯化铁晶体的溶解损耗,
故答案为: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减少氯化铁晶体的溶解损耗;
(4)①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称取m g无水FeCl3样品,溶于稀盐酸,配制成100mL溶液需要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
②A、润洗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少量所需的酸或碱液,使滴定管内壁充分润洗,并不需要加满,故A不正确;
B、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减小,则会使样品中FeCl3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偏低,故B不正确;
C、滴定时,左手轻轻向内扣住活塞,手心空握以免碰到活塞使其松动漏出溶液,故C正确;
D、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仰视标准液液面,由于读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以读数偏大,会使实验误差偏高,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③发生反应2Fe3++2I-=I2+2Fe2+,滴入几滴淀粉溶液会变蓝色,用c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溶液蓝色褪去,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称取m g无水FeCl3样品,溶于稀盐酸,配制成100mL溶液;取出10.00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并用cmol•L-1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VmL,2Fe3++2I-=I2+2Fe2+,I2+2S2O32-═2I-+S4O62-
         2Fe3+~I2~2S2O32-
          2                2
        n              cmol•L-1 ×V×10-3L
n=0.001cVmol,
称取m g无水FeCl3样品,溶于稀盐酸,配制成100mL溶液中含氯化铁物质的量=0.001cVmol×$\frac{100ml}{10ml}$=0.01cVmol,
样品中FeCl3的质量分数=$\frac{0.01cVmol×162.5g/mol}{mg}$×100%=$\frac{162.5cV}{m}%$,
故答案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frac{162.5cV}{m}%$.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的实验过程分析、溶液配制、滴定实验的注意问题和计算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应用如下所示装置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还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
(2)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色布条不褪色.
(3)氯气有毒,通常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请画出装置图(填在图方框内),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实验室制取高纯NaI晶体(无色)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按化学计量称取各原料,在三颈烧瓶中(如图)先加入适量的高纯水,然后按Na2CO3、I2和水合肼的投料顺序分批加入.
已知:I2+Na2CO3═NaI+NaIO+CO2↑;△H<0
3I2+3Na2CO3═5NaI+NaIO3+3CO2↑;△H<0
I2(s)+I-(aq)═I3-(aq);
水合肼(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可分别将IO-、IO3-和I2还原为I-,本身被氧化为N2(放热反应);100℃左右水合肼分解为氮气和氨气等.
(1)常温常压时,I2与Na2CO3溶液反应很慢,下列措施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bc(填字母).
a.将碘块研成粉末                         b.起始时加少量NaI
c.将溶液适当加热                         d.加大高纯水的用量
(2)I2与Na2CO3溶液反应适宜温度为40~70℃,温度不宜超过70℃,除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另一个原因是防止碘升华.
(3)写出水合肼氧化IO-的离子方程式2IO-+N2H4.H2O=2I-+N2↑+3H2O或2IO3-+3N2N4.H2O=2I-+3N2↑+9H2O.
(4)所得溶液(偏黄,且含少量SO42-,极少量的K+和Cl-)进行脱色、提纯并结晶,可制得高纯NaI晶体.实验方案为:
①、将溶液在不断搅拌下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OH)2溶液、稍过量的Na2 CO3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少量活性炭煮沸后趁热过滤(填操作名称),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活性炭,并防止温度降低NaI结晶析出降低产率.
②、溶液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填试剂名称)至溶液的PH约为6,然后冷却结晶(填操作名称),再次过滤,用洗涤晶体2~3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易溶于水,吸收效果比无机铁好,可由乳酸与FeCO3反应制得.
I.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图所示.
(1)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粉逐渐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成浅绿色.
将B中生成的FeCl2溶液压入装置C的操作是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Ⅱ.制备乳酸亚铁:
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
(2)加入少量铁粉的作用是防止Fe2+被氧化,反应后加入适量乳酸的作用是除去剩余铁粉.
(3)从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所需的实验操作是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设计实验证明乳酸亚铁中含Fe2+取少量乳酸亚铁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_{催化剂}^{180℃}$2N2(g)+3H2O(g)  正反应放热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D.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体的质量之和就是所生成高聚物的质量
B.氨基酸能发生的反应有: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成肽反应、与酸或碱的中和反应
C.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α-氨基酸,遇饱和硫酸铵或硫酸钠溶液会发生变性
D.淀粉和纤维素因聚合度不同所以他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N2(g)与H2(g)在一定条件下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破坏的均为极性键B.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
C.Ⅳ中NH2与H2生成NH3D.N2(g)+3H2(g)?2NH3(g)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如图表示的图象中正确的为(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温度一定时,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frac{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m+n<p,C气体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常数不变(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