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可能有CO32-
D.向待测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待测液中一定有NH4+

分析 A.由于加入盐酸引进了氯离子,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
B.银离子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氯化银沉淀,所以溶液中不一定 存在硫酸根离子;
C.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中可能存在碳酸根离子;
D.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

解答 解:A.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由于加入盐酸引进了干扰离子氯离子,所以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或氯化银,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SO42-,可能含有银离子,故B错误;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故C正确;
D.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在检验离子存在时,必须排除干扰离子,做到实验方案的严密性;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可能存在与一定存在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Cu2+C.可能含有SO32-D.肯定不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某地煤矸石经预处理后含SiO2(63%)、Al2O3(25%)、Fe2O3(5%)及少量钙镁的化合物等,一种综合利用工艺设计如下:

(1)“酸浸”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
(2)“酸浸”时,提高浸出速率的具体措施有酸的浓度、温度.(写出两个)
(3)“碱溶”的目的是发生反应为Al(OH)3+OH-=AlO2-+2H2O,将Al(OH)3 转化为AlO2-,以便和Fe(OH)3分离.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4)从流程中分离出来的Fe(OH)3沉淀可在碱性条件下用KClO溶液处理,制备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5)若根据过滤出的Fe(OH)3沉淀来推算煤矸石中Fe2O3的含量,须将沉淀清洗干净,检验沉淀是否洗干净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的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洗干净,否则沉淀未洗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或者不正确的是(  )
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逛行分类放量
C.热纯碱可以去油污,明矾可以净化水,漂白粉可用于漂白织物
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食醋可以除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活塞a,打开止水夹b,将长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有水进入导管,则气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关闭止水夹b,打开活塞a,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Fe3+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ⅱ.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它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Fe3++3SCN-?Fe(SCN)3平衡逆向移动而褪色,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上述推测合理.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上述推测合理.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BrCl+H2O=HBrO+HCl反应产生Cl-,没有Br-生成,由于AgBrO易溶于水,加入AgNO3溶液,只能生成AgCl沉淀.
③将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l+2KI=KCl+KBr+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科研人员设计出将硫酸渣(主要成分Fe2O3,含有少量的SiO2等杂质),再利用的流程.流程中的滤液经过多次循环后用来后续制备氧化铁粉末.

(1)为了加快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是将硫酸渣粉碎、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升高温度、搅拌等.(写出一点即可)
(2)“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在温度T1、T2(T1>T2)下进行该反应,通过检测相同时间内溶液的pH,绘制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得出结论:该反应的温度不宜过高.
①通入SO2气体“还原”时,试解释pH下降的原因是Fe3+将SO2的水溶液(H2SO3)氧化为H2SO4
②相同时间内,T1温度下溶液的pH更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SO2的溶解度下降.
(3)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2SO4
(4)为测定反应①后溶液中Fe3+的浓度以控制加入SO2的量.实验步骤为:准确量取20.00ml的反应后溶液,稀释成100mL溶液,取10.00mL溶液,加入足量的KI晶体和2~3滴淀粉溶液,用0.50mol/L的Na2S2O3溶液与碘反应,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时,共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3++2I-=2Fe2++I2;   2Na2S2O3+I2=Na2S4O6+2NaI
试计算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原子数是0.2NA
B.3.9gNa2O2吸收足量的CO2时转移电子数是0.05NA
C.20g重水中含有中子数为8NA
D.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则:
(1)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s).
(2)2s时物质A的转化率是30%.
(3)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4)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如何变化?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碳酸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所以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热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1,则含 4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多于57.3 kJ
C.通过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1,可知
1molH2O(l)完全电离需要吸热57.3kJ
D.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