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B.次氯酸的电子式:
C.NH4Cl的电子式:D.乙醛结构简式:CH3CHO

分析 A.分子式只表示原子种类及数目,不需要标出官能团结构;
B.次氯酸的中心原子为氧原子,分子中不存在H-Cl键;
C.氯离子为阴离子,电子式中需要标出其最外层电子;
D.乙醛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和1个醛基.

解答 解:A.CH3CH2OH为乙醇的结构简式,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故A错误;
B.次氯酸是共价化合物,氧原子与氢原子、氯原子分别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结合,结构式为H-O-Cl,故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乙醛为饱和一元醛,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其结构简式为:CH3CH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 $→_{H_{2}SO_{4}加热}^{Na_{2}Cr_{2}O_{7}}$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1)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2)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并说明理由不能,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发生迸溅.
(2)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冷却后补加.
(3)上述装置图中,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c(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下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氯化铜、氯化亚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
Ⅰ.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制备铜的氯化物,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及药品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与粗铜反应(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已省略).请回答:

(1)装置A中仪器Z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
a→d、e→j、h→f、g→b
(3)简述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用弹簧夹夹住a处橡皮管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较多的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缓流下,若分液漏斗中的水不能完全漏下,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或在a管处接一导管,并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同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用酒精灯给圆底烧瓶微热,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且停止加热恢复室温时,导管末端形成一段小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4)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frac{\underline{\;\;△\;\;}}{\;}$CuCl2、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5)反应后,装置B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该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正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
Ⅱ.将上述实验制得的固体产物按如图所示流程操作,请回答:

(1)用稀盐酸溶解固体的原因为抑制Cu2+、Fe3+水解.
(2)已知CuCl难溶于水,由溶液2制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frac{\underline{\;\;△\;\;}}{\;}$2CuCl↓+4H++SO42-
(3)用下面的方法测定固体产物中CuCl2的质量分数:取2.00mL溶液2转移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20%KI溶液,再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2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Cu2++4I-═2CuI↓+I2、I2+2S2O32-═S4O62-+2I-.重复滴定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则固体产物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8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铁的发现和大规模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里程碑,它把人类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带到了铁器时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成三价铁离子达到净水的目的.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高铁酸钠主要通过如下反应制取: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X+5H2O,则X的化学式为NaCl,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Fe(OH)3(写化学式).
(2)铁红颜料跟某些油料混合,可以制成防锈油漆.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产生的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MgO等,用硫酸渣制备铁红(Fe2O3)的过程如下:

①酸溶过程中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滤渣A”主要成份的化学式为SiO2
②还原过程中加入FeS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H2SO4,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 H+
③氧化过程中,O2、NaOH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2H2O+8OH-=4Fe(OH)3↓或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④为了确保铁红的质量和纯度,氧化过程需要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是3.2-3.8,
沉淀物Fe(OH)3Al(OH)3Fe(OH)2Mg(OH)2
开始沉淀pH2.73.87.69.4
完全沉淀pH3.25.29.712.4
如果pH过大,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l3+、Mg2+形成沉淀,使制得的铁红不纯(几种离子沉淀的pH见上表);滤液B可以回收的物质有(写化学式)Na2SO4、Al2(SO43、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和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降解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变黄
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反应:H2(g)+CO(g)=C(s)+H2O(g).初始时加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的H2、CO 混合气,一段时间后测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之比为2:1
B.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5:16
C.此时CO的转化率为50%
D.如果反应继续向正向进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跟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到该溶液的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不可用上述反应中某种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CO的生成速率与CO2的生成速率相等
B.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CO的质量不变
D.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可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50.8107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②在A中加入5.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③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的名称是滴液漏斗,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
(2)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3)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液时,水在下层(填“上”或“下”)
(4)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5)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