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已知:①2CH4(g)+O2(g)═2CO(g)+4H2(g)△H=akJ/mol
②CO(g)+2H2(g)=CH3OH(g)△H=b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2CH4(g)+O2(g)=2CH3OH(g);
(2)随反应进行,CO浓度减小、甲醇浓度增大,由图可知,10min到达平衡,CO浓度变化为(0.9-0.15)mol/L=0.75mol/L,再根据v=$\frac{△c}{△t}$计算v(CO),转化率=$\frac{消耗量}{起始量}$×100%;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
(3)①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②温度一定时,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
③A、B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20L,CO转化率为50%,则转化的CO为10mol×50%=5mol,则: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10 20 0
变化量(mol):5 10 5
平衡量(mol):5 10 5
平衡常数K=$\frac{c(C{H}_{3}OH)}{c(CO){c}^{2}({H}_{2})}$=$\frac{\frac{5}{20}}{\frac{5}{20}×(\frac{10}{20})^{2}}$=4,
计算B状态时各组分物质的量,再结合平衡常数计算体积;
(4)①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甲醇在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根离子与水;
②当有0.75mol甲醇参与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是0.75mol,和1mol氢氧化钾反应,根据元素守恒:n (K2CO3)+n (KHCO3)=0.75mol,2n (K2CO3)+n(KHCO3)=1mol,联立解得:n (K2CO3)=0.25mol,n (KHCO3)=0.5mol,溶液呈碱性,且水解程度不大.
解答 解:(1)已知:①2CH4(g)+O2(g)═2CO(g)+4H2(g)△H=akJ/mol
②CO(g)+2H2(g)=CH3OH(g)△H=b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2CH4(g)+O2(g)=2CH3OH(g)△H=(a+2b)kJ/mol,
故答案为:2CH4(g)+O2(g)=2CH3OH(g)△H=(a+2b)kJ/mol;
(2)随反应进行,CO浓度减小、甲醇浓度增大,由图可知,10min到达平衡,CO浓度变化为(0.9-0.15)mol/L=0.75mol/L,则v(CO)=$\frac{0.75mol/L}{10min}$=0.075mol•L-1•min-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v(H2)=2v(CO)=0.15 mol•L-1•min-1,平衡时CO的转化率=$\frac{0.75mol/L}{0.9mol/L}$×100%=83.3%,
故答案为:0.15mol•L-1•min-1;83.3%;
(3)①A.H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的2倍,均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该比例关系进行,不能说明到达平衡,当H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消耗速率的2倍时,反应到达平衡,故A错误;
B.H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是化学平衡的特征,达到了平衡,故B正确;
C.氢气、CO的转化率与它们起始物质的量有关,平衡时不一定相等,若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算量之比,转化率始终相等,故C错误;
D.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混合气体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说明达到了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
②温度一定时,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压强PA<PB,
故答案为:<;
③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20L,CO转化率为50%,则转化的CO为10mol×50%=5mol,则: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10 20 0
变化量(mol):5 10 5
平衡量(mol):5 10 5
平衡常数K=$\frac{c(C{H}_{3}OH)}{c(CO){c}^{2}({H}_{2})}$=$\frac{\frac{5}{20}}{\frac{5}{20}×(\frac{10}{20})^{2}}$=4,
如果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lCO和20molH2,在平衡状态B时CO转化率为80%,则转化的CO为10mol×80%=8mol,则: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10 20 0
变化量(mol):8 16 8
平衡量(mol):2 4 8
设体积为VL,则$\frac{\frac{8}{V}}{\frac{2}{V}×(\frac{4}{V})^{2}}$=4,解得V=4,
故答案为:4;
(4)①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甲醇在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根离子与水,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故答案为:CH3OH-6e-+8OH-=CO32-+6H2O;
②当有0.75mol甲醇参与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是0.75mol,和1mol氢氧化钾反应,根据元素守恒:n (K2CO3)+n (KHCO3)=0.75mol,2n (K2CO3)+n(KHCO3)=1mol,联立解得:n (K2CO3)=0.25mol,n (KHCO3)=0.5mol,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K+)>c(HCO3-)>c(CO32-)>c(OH-)>c(H+),
故答案为:c(K+)>c(HCO3-)>c(CO32-)>c(OH-)>c(H+).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平衡状态判断、盖斯定律应用、原电池、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比较综合,需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3)中体积计算为难点,注意掌握平衡常数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离子种类 | 开始沉淀的pH | 完全沉淀的pH |
Fe3+ | 1.9 | 3.2 |
Cu2+ | 4.7 | 6.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_{点燃}^{O_{2}}$SO3$\stackrel{H_{2}O}{→}$H2SO4 | |
B. | Al2O3$→_{△}^{NaOH}$NaAlO2(ap)$\stackrel{CO_{2}}{→}$Al(OH)3(s) | |
C. | Fe$→_{高温}^{H_{2}O}$Fe2O3$\stackrel{盐酸}{→}$FeCl3(ap) | |
D. | Cu$→_{H_{2}SO_{4},△}^{O_{2}}$CuSO4(ap)$→_{△}^{过量NaOH(ap),葡萄糖}$CuO(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X放出的氢气多 | HX酸性比HY弱 |
B | 先向2mL0.15mol•L-1 Na2S溶液中滴几滴0.15mol•L-1 ZnSO4溶液,再加入几滴0.1mol•L-1 CuSO4溶液 |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有黑色沉淀生成 | Ksp(ZnS)<Ksp(CuS)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长时间通入氯气 | 溶液先变红,最后变为无色 | 氯气有漂白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
B. | 烧瓶中反应发生后,有白雾产生,继而充满红棕色气体 | |
C. | 实验加入试剂的顺序可以是:苯、液溴、铁粉 | |
D. | 为了增强验证HBr的实验效果,可将锥形瓶中的导管插入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 |
B. |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硫酸 | |
C. |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H2O+M+e-═MH+OH- | |
D. |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制备Fe(OH)3胶体 |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热饱和FeCl3溶液中 |
B |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
C | “侯氏制碱法”过程中制取NaHCO3 | 将过量CO2通入到NH3和食盐的饱和溶液中 |
D | 证明CH3COOH是弱酸 | 将CH3COOH与Na2CO3溶液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
B. | a极发生还原反应 | |
C. | b极电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 | |
D. | 每除去1mol氯苯,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 |
B. |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 |
C. |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 | |
D. | 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