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为了研究铝的某些化学性质及测定某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1),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红墨水柱左端
 
(填“上升”或“下降”).
(2)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
 
(用化学式表示).
【实验二】测定某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可以设计多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现在有同学使用如图2装置来测定,请填写下列空白.
(3)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①
 
;②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4)实验结束时,在读取碱式滴定管中液面的体积读数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a.不需等待实验装置冷却后立即开始读数
b.上下移动右边的滴定管,使其中液面与左边液面相平
c.应该读取滴定管粗细交界点处对应的刻度
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mL.
分析:(1)铝与硝酸汞的反应是铝能置换出硝酸汞中的汞,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试管中压强增大;
(2)根据铝和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4)反应放热导致氢气的温度偏高,故应冷却后再进行读取氢气的体积,读取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氢气的体积;滴定管的数值零刻度在上方,两次的体积之差为测定的氢气的体积(注意应保持干燥管与滴定管内液面等高),收集氢气后滴定管内液面上升,读数减小.
解答:解:(1)铝活泼性大于汞,铝与硝酸汞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g(NO32=2Al(NO33+3Hg;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后升高中的压强增大,导致红墨水水柱左端下降,右端升高,
故答案为:2Al+3Hg(NO32=2Al(NO33+3Hg;下降;
(2)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而汞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生成的白毛为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Al2O3
(3)通过装置中导管a,可以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故答案为: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稀硫酸能顺利滴下;
(4)a.反应放热导致氢气的温度偏高,应冷却后再进行读取氢气的体积,故a错误;
b.读取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氢气的体积,故b正确;
c.读取滴定管中溶液体积时,应该读取滴定管粗细交界点处对应的刻度,故c正确;
滴定管的数值零刻度在上方,两次的体积之差为测定的氢气的体积,收集氢气后滴定管内液面读数减小,故测定氢气的体积为:V1-V2
故答案为:b、c; V1-V2
点评:本题考查了铝的化学性质,主要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对实验原理与装置的理解、实验方案设计等,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需要学生具有知识的基础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设计必修二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3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为新元素的发现和化学的研究提供了向导.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还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他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称它们为类硼、类铝和类硅元素,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为这些元素在表中留下了空位.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指出了当时测定某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有错误.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发现,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不是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是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也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后来,科学家又对元素周期表作了许多改进,如增加了0族等,把元素周期表修正为现在的形式.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研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时,主要是按下列叙述中的哪个顺序排列的?________.

[  ]

A.

原子序数的递增

B.

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

C.

核外电子排布

D.

质子数的递增

(2)

元素周期律的真正基础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是原子序数.你是如何解释后者比前者更合理的?

(3)

门捷列夫提出的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也解释和预测了许多事实,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为新元素的发现和化学的研究提供了向导。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还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他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称它们为类硼、类铝和类硅元素,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为这些元素在表中留下了空位。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指出了当时测定某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有错误。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发现,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不是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是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也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后来,科学家又对元素周期表作了许多改进,如增加了0族等,把元素周期表修正为现在的形式。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研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时,主要是按下列叙述中的哪个顺序排列的?__________。

A.原子序数的递增                               B.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

C.核外电子排布                                  D.质子数的递增

(2)元素周期律的真正基础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是原子序数。你是如何解释后者比前者更合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捷列夫提出的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也解释和预测了许多事实,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