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2-+4NH4++2H2O
B.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3Fe2++4H++NO3-═3Fe3++NO↑+2H2O
C.c(Fe2+ )=1 mol•L-1的溶液中存在:K+、NH4+、MnO4-、SO42-
D.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分析 A.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铵;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盐酸为无氧酸,且盐酸易挥发,盐酸与硅酸钠反应.

解答 解:A.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铵,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3Fe2++4H++NO3-═3Fe3++NO↑+2H2O,遵循电子、电荷守恒,故B正确;
C.MnO4-、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C错误;
D.盐酸为无氧酸,且盐酸易挥发,盐酸与硅酸钠反应,则不能比较碳酸、硅酸的酸性,该实验不能比较Cl、C、Si的非金属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及离子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非金属性比较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为检验产品中Mn2+,取产品少许溶于4mol/L硫酸中,加人少量NaBiO3粉末,搅拌,将过量的试剂离心沉降后,溶液呈紫红色(反应中铋被还原为Bi3+),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5:2B.2:5C.5:1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B.SiH4的沸点高于CH4,推测HCl的沸点高于HF
C.Fe与Br2反应生成FeBr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I与浓H2SO4加热可制H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有机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为,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B.该有机物不易溶于水
C.该有机物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D.该有机物只能发生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将混合气中的氨气液化分离,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用过量氮气与氢气反应可以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C.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增大压强时容器中颜色加深
D.加压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我国古代曾用火法炼铜:Cu2S+O2$\stackrel{高温}{→}$2Cu+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B.反应中只有O2得电子
C.32g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4molD.Cu2S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M(s)+3N(g)?2P(g)+Q(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M的质量B.混合气体的密度C.P的物质的量浓度D.混合气体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
A.NO2B.NH3C.CO2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合成氨反应中,下列说法可以确定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当有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
B.当有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H键形成
C.当有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H-H键形成
D.当有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H键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