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根据下列仪器设计实验装置证明上述结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U形接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检验产物中HCl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 Ag++Cl-=AgCl ① ③ 淀粉 KI 溶液或品红溶液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为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其中装置①为检验产物中含有HCl并防止倒吸,装置②为制取Cl2的装置,装置③为除去Cl2防止干扰HCl的检验,装置④为检验水蒸气的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1)U形管中所盛试剂作用是检验水蒸气的存在,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可用来检验水,故答案为:CuSO4;
(2)本实验用AgNO3溶液检验HCl,可产生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
(3)①装置用来检验HCl气体,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应排除氯气的干扰,在③吸收氯气之后要检验氯气是否完全除去,根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的性质,可用淀粉KI溶液(或品红溶液检验),如溶液不变色(或不褪色),说明已经完全除去,故答案为①③;淀粉KI溶液或品红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 MgCl2、CaCl2、Na2SO4 以及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第①、⑦步中都运用了玻璃棒的搅拌作用
B.第⑤步操作是过滤
C.在第②③④⑥步通过加入化学试剂除杂,加入试剂顺序为:NaOH 溶液→Na2CO3 溶液→BaCl2 溶液→稀盐酸
D.除去MgCl2 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已知常温下,在NaHSO3溶液中c(H2SO3)<c(),且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1.5×10-2,K2=1.1×10-7;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8×10-5;回答下列问题:
(1)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五种溶液:①NH3·H2O ②(NH4)2SO3 ③KHSO3 ④K2SO3 ⑤H2S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2)NaHSO3可以将碘盐中的KIO3还原为碘单质,试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___。
(2)已知H2CO3的第二级电离常数K2=5.6×10-11,HClO的电离常数K=3.0×10-8,写出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少量Cl2通入到过量的Na2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2与Na2CO3按物质的量之比1∶1恰好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少量CO2通入到过量的NaClO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意义重大。
(1)绿矾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其化学式为FeSO4·7H2O,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来测定某绿矾样品中FeSO4·7H2O的含量,步骤如下:
i.称取上述样品9.0g,配成250 mL准确浓度的FeSO4溶液;
ii.最取25.00 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0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与之完全反应,消耗KMnO4溶液30.00 mL(杂质不与KMnO4溶液反应)。
①配制FeSO4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_;配制溶液过程中未洗涤烧杯、玻璃棒,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步骤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X=5Fe3++Mn2++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其系数为______。
③该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工业上用氯化铁腐蚀铜箔制造电路板。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获得氯化铁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试剂a的化学式____,试剂b的名称____。
②滤液X、Z中均含有同一种溶质,它们转化为氯化铁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Ⅰ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制备、干燥气体的部分仪器装置。某学校同学利用中学常用试剂及仪器设计下列实验。
(1)图Ⅰ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同学甲利用图Ⅰ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请在方框内画出用集气瓶收集NO2的装置图(含尾气处理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利用图Ⅰ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C的质量,确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A中加入稀硫酸,B中加入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C中加入碱石灰。该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较大,请你说出其中的两点缺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丙利用图Ⅰ装置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且利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A中加入浓氨水,C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a→b→c→h连接各仪器。
①B内需加入固体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B中能产生氨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性,E中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和2NO+O2 =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明矾[KAl(SO4)2·12H2O]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饮用水的净化;造纸工业上作施胶剂;食品工业的发酵剂等。利用炼铝厂的废料——铝灰(含Al、Al2O3及少量SiO2和FeO·xFe2O3)可制备明矾。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操作Ⅰ是________,操作Ⅱ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检验滤液A中是否存在Fe2+的试剂是__________(只用一种试剂)。
(4)将铝灰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在滤液A中加入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条件下MnO4-转化为Mn2+):_______。
(5)已知:在pH=3、加热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加入Mn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滤渣2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课外小组制取乙炔并测定乙炔的某些性质的实验。
(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实验室制取乙炔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a通常是____;
(3)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
(4)若D装置中药品为溴水,其生成四溴代物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5)工业上常用乙炔、饱和食盐水等物质作原料来合成聚氯乙烯,请写出相关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反应A(g)+3B(g)2C(g)+2D(g),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D)=0.30mol·L-1·s-1B.v(A)=0.50mol·L-1·s-1
C.v(B)=0.60mol·L-1·s-1D.v(C)=0.50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时,向2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关于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c(CH3COO-)>c(Na+)>c(H+)>c(OH-)
B.b点时:c(Na+)>c(CH3COO-)
C.c点时:c(OH-)=c(CH3COOH)+c(H+)
D.d点时:c(Na+)>c(OH-)>c(CH3COO-)>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