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_{1}^{1}$H和${\;}_{1}^{2}$H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互为同分异构体D.CH4和C2H6互为同系物

分析 A.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
B.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之间互为 同素异形体;
C.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CH4和C2H6都属于烷烃,二者互为同系物.

解答 解:A.12H和${\;}_{1}^{2}$H为H元素的不同原子,二者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为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都是二氯甲烷,为同一种物质,故C错误;
D.CH4和C2H6具有相似结构,分子间相差1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明确“五同”的概念及区别为解答关键,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处于研究阶段的固氮新方法是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1)已知:2N2(g)+6H2O(1)=4NH3(g)+3O2(g)△H   K①
    N2(g)+3H2(g)═2NH3(g)△H1=-92.4KJ•mol-1      K1
  2H2(g)+O2(g)═2H2O(l)△H2=-571.6KJ•mol-1          K2
则△H=+1530kJ•mol-1;K=$\frac{{K}_{{1}^{2}}}{{K}_{{2}^{3}}}$(用K1和K2表示).
(2)在四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N2、3molH2O,在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反应①3小时,实验数据见表:
序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t/℃30405080
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
下列能说明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填字母).
a.NH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b.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N2的同时生成2molNH3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与第三组相比,每四组反应中NH3的生产量最小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在80℃活性减小,反应速率反而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C.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D.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反应A(g)+B(g)?C(g)+D(g)△H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减小,E2减小,△H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发展洁净煤技术、利用CO2制备清洁能源等都是实现减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1)将煤转化成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若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此反应的△H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判断的理由是加入催化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变.
(2)CO2制备甲醇: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g)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是$\frac{c({H}_{2}O)c(C{H}_{3}OH)}{c(CO){c}^{3}({H}_{2})}$.
②0~9min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ν(H2)=0.25mol?L-1?min-1
③在相同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至0.5L时,此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可能是c(填字母序号)kJ.
a.0<Q<29.5b.29.5<Q<36.75c.36.75<Q<49d.49<Q<98
④在一定条件下,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L和 X的关系如图2所示,L和X分别表示温度或压强.
ⅰ.X表示的物理量是:温度;
ⅱ.判断L1与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L1>L2,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CO2平衡转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mol•L-1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K与盐酸反应最剧烈,Al与盐酸反应最慢.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不合理并说明理由: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而NH3•H2O不是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Ⅱ.利用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加硫酸、B中加Na2CO3、C中加Na2SiO3,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从较少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200来年的事.下列跟这个先后顺序有关的是(  )
①地壳中的较少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