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乙炔分子比例模型:B.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C.一氯甲烷的电子式为:D.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分析 A.乙炔是直线型分子,C、H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B.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结构;
C.一氯甲烷的电子式中没有标出氯原子的3对孤电子对;
D.2-甲基丁烷的主链为丁烷,甲基在2号C原子.

解答 解:A.乙炔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直线型结构,乙炔的比例模型为:,故A错误;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
C.一氯甲烷中碳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2-甲基丁烷中,主链为丁烷,在2号C上含有1个甲基,其键线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比例模型、电子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向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某种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符合此条件的盐是(  )
A.碳酸氢钠B.硫酸锌C.硝酸铁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如图中均为中学阶段常见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氧化物,B所含元素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F为密度最小的非金属单质.

(1)单质F是氢气,溶液H中所含的主要离子是Na+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F+E:Fe+2HCl=FeCl2+H2↑;
B→F+H:2Al+2NaOH+2H2O=2NaAl2+3H2↑.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C→E:2Fe3++Fe=3Fe2+
D→H:Al(OH)3+OH-=AlO2-+2H2O.
(4)鉴别E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为: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含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现有五种有机物:乙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苯.
(1)请分别写出其中含有以下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名称:
①醇羟基乙醇,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②-COOH乙酸.
(2)在上述五种有机物中(填写序号)
①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乙酸乙酯.
(3)把苯加入到盛有溴水的试管中,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充分振荡、静置,出现橙红色液体的一层在上(填“上”或“下”).
(4)把苯加入到盛有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填“有”或“没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B的化学式可能是FeCl3;实验室制取A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若A是NaOH,D是无毒气体,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Na2CO3+H2O+CO2═2NaHCO3
(4)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
某同学将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酸雨的pH,发现在起始一段时间内,酸雨的pH呈减小趋势,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2H2SO3+O2═4H++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_{53}^{131}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_{53}^{131}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_{53}^{131}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_{53}^{131}I$的化学性质与${\;}_{53}^{127}I$相同
B.${\;}_{53}^{131}I$的原子序数为53
C.${\;}_{53}^{131}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_{53}^{131}I$的原子核内中子与质子数之差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实验小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的氧化剂是KMnO4,生成71g Cl2转移的电子是2mol.装置C中生成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装置B中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打开A、C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待反应完全后,小组同学又继续如下实验.
①甲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甲同学由此认为SO2和Cl2发生了反应,理由是该反应中生成了Cl-(填离子符号).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A中生成的Cl2中混有杂质,应该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洗气瓶,然后再按甲同学的方法即可得到正确结论.
乙同学认为Cl2中混有的杂质是HCl,洗气瓶中盛有试剂的名称是饱和食盐水.
③丙同学则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结论均不合理.丙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X,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得出结论,即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
溶液X是a(填选项序号).
a.BaCl2溶液    b.Ba (OH)2溶液    c.Ba (NO32溶液  d.品红溶液
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Cl2+2H2O═2HC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1mol•L-1的氨水中加少里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frac{c(O{H}^{-})}{c(N{H}_{3}•{H}_{2}O)}$减小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SO4溶液②NH4HCO3溶液③NH4Cl溶液④(NH42Fe(SO42溶液液中,c(NH${\;}_{4}^{+}$)的大小关系:④>①>③>②
C.将2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c(OH-)+c(A-)=c(H+)+c(HA)
D.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 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10)+c(ClO-)=c(C0${\;}_{3}^{2-}$)+c(HCO${\;}_{3}^{-}$)+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电镀工业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必须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含CN-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

已知:9.0g 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 8.0g 黑色固体,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 10.0g 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25g/L 的单质气体 1.12L.
(1)沉淀 D 的化学式是CuCN.
(2)写出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CuCN+3O2$\frac{\underline{\;\;△\;\;}}{\;}$2CuO+N2+2CO2
(3)滤液 C 中还含有微量的CN-离子,通过反应②,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2CN-+5ClO-+2H+=5Cl-+N2↑+2CO2↑+H2O.
(4)反应①为制得某种元素的低价 X 离子,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是否可以用Na2SO3溶液来代替 B 溶液可以(填是或否),理由是:因为Na2SO3具有还原性,有可能将Cu2+还原为Cu+离子,并设计实验证明所用 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