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I、KC1O、KC1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1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B.4:3C.2:1D.3:4

分析 Cl2生成ClO-与ClO3-是被氧化的过程,Cl2生成KCl是被还原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根据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计算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进而可计算得到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可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则可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 解:Cl2生成ClO-与ClO3-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价和+5价,
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
则可设ClO-为11mol,ClO3-为1mol,被氧化的Cl共为12mol,
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1mol×(1-0)+1mol×(5-0)=16mol,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
Cl2生成KCl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
则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16mol,
则被还原的Cl的物质的量为16mol,
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mol:12mol=4: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的角度计算,注意守恒法的利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D.卤素单质按F2→I2,熔沸点逐渐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丙为用淀粉碘化钾和酚酞混合溶液润湿的滤纸,m、n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戊为直流电源,x、y为电源的两极.G为电流计,电极均为石墨电极.闭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A、B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1)足量的M溶液可能是CE(填序号).
A.AgNO3溶液   B.CuCl2溶液    C.H2SO4溶液    D.CuSO4溶液   E.Na2SO4溶液
(2)X是正极(填正极或负极)
(3)m极电极反应方程式2I--2e-=I2
(4)Na2CO3溶液中加酚酞呈红色,原因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某同学认为在D极会有两种气体产生,写出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O2和CO2
(5)丁中E(填“E”或“F”)极颜色加深.
(6)若M溶液为KOH溶液,继续电解一段时间后,甲池中A、B极均部分被气体包围,此时闭合K1,断开K2,发现A、B极的管内气体体积减少,各电解池均将恢复原状;B极反应方程式O2+4e-+2H2O=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1 mol Na2SiO3中含有NA个Na2O
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22.4 L,质量为28 g
D.4.6 g Na与适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Na2O、Na2O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参考下列图表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一种原理是CH3OH(g)和H2O(g)反应生成CO2和H2.图1是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活化能 a的变化是减小 (填“增大”、“减小”、“不变”),反应热△H的变化是不变(填“增大”、“减小”、“不变”).请写反应进程出CH3OH(g)和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g)+H2O(g)=CO2(g)+3H2(g)△H=+(a-b)kJ/mol.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另一种反应原理是:
CH3OH(g)+$\frac{1}{2}$O2(g)═CO2(g)+2H2(g)△H=c kJ/mol
又知H2O(g)═H2O(l)△H=d kJ/mol.
则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H3OH(g)+3O2(g)=2CO2(g)+4H2O(g)△H=-(4a-4b-6c-4d)kJ/mol.
(3)以CH3OH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法制取ClO2.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①CH3OH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通入O2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负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②图2中电解池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 ClO2.阳极产生 ClO2的反应式为Cl--5e-+2H2O=4H++ClO2↑.
③电解一段时间,从阴极处收集到的气体比阳极处收集到气体多 6.72L时(标准状况,忽略生成的气体溶解),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S>N>O>H(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已知1 mol A能与足量的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写出加热条件下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②又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A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32-+2H+=SO2↑+H2O;
(4)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式量为392的化合物B,1 mol B含有6 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
a.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成灰褐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b.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①B的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
②B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SO42-)>c(NH4+)>c(Fe 2+ )>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
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A
D.在反应KI03+6HI=KI+3I2+3H20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除去KCl溶液的K2CO3所用的试剂是盐酸,离子方程式为2H++CO32-=H2O+CO2↑.
(2)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用加热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3)除去铁粉中混有铝粉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D.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 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