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反应①Fe(s)+CO2(g)?FeO(s)+CO(g)△H1=a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frac{1}{2}$O2(g)?CO2(g)△H2=b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表:
温度/℃500700900
K1.001.472.40
(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mol/L,CO的平衡浓度为1mol/L.
(2)反应①中的a大于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00℃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 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如图图象符合反应①的是(填序号)(图中φ是混合物中CO的含量;T为温度).

(5)反应③2Fe(s)+O2(g)═2FeO(s)△H3=2(a+b)kJ•mol-1

分析 (1)令平衡时CO的浓度为cmol/L,根据三段式用c表示出平衡时各成分的浓度,再根据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
(2)由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反应①,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据此判断a值的符号;
(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4)A、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图象表示正反应吸热反应,结合反应①的热效应判断;
B、由图可知,最高点到达平衡,温度升高,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反应①的热效应判断;
C、由图可知,温度T1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1>T2,温度T1到达平衡时,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反应①的热效应判断;
(5)根据盖斯定律,2×(①+②)可得2Fe(s)+O2(g)═2FeO(s),反应热也进行相应的运算得出△H3

解答 解:(1)令平衡时CO的浓度为cmol/L,则:
             Fe(s)+CO2(g)═FeO(s)+CO(g)
开始(mol/L):2                  0
变化(mol/L):c                  c
平衡(mol/L):2-c                 c
则:$\frac{c}{2-c}$=1,解得:c=1,
故答案为:1mol/L;
(2)由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反应①,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进行,故a>0,
故答案为:大于;
(3)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缩小反应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通入CO2 ,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B在;
C.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到900℃,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在;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4)A、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图象表示正反应吸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最高点到达平衡,温度升高,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温度T1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1>T2,温度T1到达平衡时,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5)已知:①Fe(s)+CO2(g)═FeO(s)+CO(g)△H=a kJ•mol-1
②CO(g)+1/2O2(g)═CO2(g)△H=b kJ•mol-1
由盖斯定律(①+②)×2得:2Fe(s)+O2(g)═2FeO(s),△H3=2(a kJ•mol-1+b kJ•mol-1)=2(a+b)kJ•mol-1
故答案为:2(a+b)kJ•mol-1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综合性较大,涉及反应速率计算、平衡常数、化学平衡计算、影响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等知识,注意熟练掌握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如上图Ⅰ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Fe+Cu2+=Fe2++Cu(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导线中通过0.2mol电子;
(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这是由于NH4Cl溶液显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的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溶液颜色褪去,同学们对此做了多种假设,某同学的假设:“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价态.”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42-,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3Cl2+8H2O=2FeO42-+6Cl-+16H+
(3)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连成的∩形装置如图Ⅱ所示,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铜丝附近滴加酚酞溶液,现象是溶液变红,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乙装置中石墨①为阴(填“正”、“负”、“阴”或“阳”)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已知黑火药爆炸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请问该反应中被硫氧化的碳和被硝酸钾氧化的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3B.1:4C.1:5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同温度下涉及如下反应:
a、2NO(g)+Cl2(g)?2ClNO(g)△H1<0   其平衡常数为K1
b、2NO2(g)+NaCl(s)?NaNO3(s)+ClNO(g)△H2<0   其平衡常数为K2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H3的平衡常数K=$\frac{{{K}_{2}}^{2}}{{K}_{1}}$(用K1、K2表示).△H3=2△H2-△H1(用△H1、△H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a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a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0.025mol,NO的转化率α1=75%.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1)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α2,α1<α2(填“>”“<”或“=”),平衡常数K1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1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①NaOH固体  ②硝酸钠溶液   ③H2O   ④CH3COONa 固体   ⑤硫酸钾溶液.
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烃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14倍,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比为6:1,写出分子式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6.4g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
C.1L0.1mol•L-1K2CO3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0.1NA
D.100mL1.0mol•L-1FeCl3溶液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SO2、CO、CO2、NOх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几种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和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1)利用电化学原理将CO、SO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装置如图1所示:

①若A为CO,B为H2,C为CH3OH,则通入CO的一极为正极(填“正”或“负”).
②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③若A为NO2,B为O2,C为HNO3,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2)碳酸盐燃料电池以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操作温度为650℃,在此温度下以镍为催化剂,以煤气(CO、H2的体积比为1:1)直接作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电池总反应为CO+H2+O2=CO2+H2O.
②以此电源电解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若阴极产物的质量为21.6g,则阳极产生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电解后溶液体积为2L,溶液的pH约为1.
(3)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装置用N2O4生产新型硝化剂N2O5
①现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N2O5,装置如图3所示,其中Y为CO2.在该电极上同时还引入CO2的目的是氧气可以和二氧化碳共同转化为碳酸根离子;可以保持熔融盐的成分不变.
②电解过程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N2O4+HNO3-2e-=2N2O5+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