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利用实验仪器(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仪器(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B
蒸馏烧瓶、冷凝管、酒精灯
由工业酒精制无水酒精
C
天平、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配制NaCl0.5 mol.L-1的溶液100 mL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
 
D

试题分析:A、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需要用到蒸发皿,故A错误;B、由工业酒精制无水酒精需要蒸馏,缺少锥形瓶和接受器等,B错误;C、配制NaCl0.5 mol.L-1的溶液100 mL,还缺少烧杯,C错误;
D、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需要先滴加溴水,除去碘化钠,然后通过萃取、分液操作,用到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故D正确,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正确且设计合理的是                            (  )
图Ⅰ图Ⅱ图Ⅲ图Ⅳ
A.图Ⅰ:实验室制硝基苯
B.图Ⅱ: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
C.图Ⅲ:在铁制品表面镀锌操作
D.图Ⅳ:称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B.量取液体C.将乙醇与水分离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A.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
B. 实验室制取氨气
C.配制银氨溶液
D.实验室制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X若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B.装置②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图③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D.实验室用装置④收集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浓FeCl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Fe(OH)3胶体
B.将混有少量HCl的CO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C.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大小,可比较非金属性:
D.用AgNO3溶液鉴别Na2SO4溶液与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需用1  mol·L-1的NaOH溶液480 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托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                                           
在灼烧操作中用到下列仪器中的一种,其名称是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操作③中的洗涤操作如何进行?                                        
(4)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备Al(OH)3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

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CO2的量不足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你认为乙的分析是否合理?       。若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作答)。
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的CO2中含有HCl气体,也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实验中增加某装置可解决这个问题。请帮助丙同学画出该装置图,并注明试剂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溶液变红褐色
有Fe(OH)3生成
B
用燃烧的镁条引燃铝热剂
剧烈反应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SO42-
D
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后插进盐酸中
铜片上有气泡
铜片是原电池的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以下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中,贴错了标签的是(  )
 
A
B
C
D
物质的
化学式
HNO3(浓)
CCl4
KCN
KClO3
危险警告标签

腐蚀品

易燃品
剧毒品
爆炸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