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SiO2、CsCl、CF4、CBr4B.CsCl、SiO2、CBr4、CF4
C.SiO2、CsCl、CBr4、CF4D.CF4、CBr4、CsCl、SiO2

分析 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相同晶体从影响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因素分析.

解答 解:SiO2为原子晶体,CsCl为离子晶体,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则SiO2熔点最高,其次为CsCl,CBr4和CF4都为分子晶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
则熔点:CBr4>CF4
固有:SiO2>CsCl>CBr4>CF4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晶体的类型与熔沸点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解答该类题目时要首先判断晶体的类型,晶体类型相同时,要注意晶体结构是否相似,把握影响晶体熔沸点的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1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边界
(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H、C、Na、Mg、Al、S、Ar,属于主族元素的有H、C、Na、Mg、Al、S,c、d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NaOH(填化学式),i元素是金属元素(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3)元素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请在右边方框如图2中按氦元素的式样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0.6mol/L的HNO3溶液100mL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的NO气体.
(1)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
(2)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
(3)若混合物中含0.01mol Cu,则其中Cu2O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非电解质B.A是强电解质C.A是共价化合物D.A是弱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
2
3
4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
(2)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HClO4,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Al;
(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为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上述元素d的价电子排布式3d54s1
(2)请写出j的单质与a、h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O+HCl;
(3)请比较b、e、j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Cl>Mg>Al(写元素符号);
(4)请写出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与a、c、h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5)j、k、l三种元素之间能以原子个数比1:1两两形成互化物,这些互化物的性质类似于这些元素单质的性质.请写出k、l的互化物的电子式,它是由σ键形成的(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填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  )
A.
12
11
19
B.
456
1213
C.
4
101112
20
D.
2
8
1617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能发生臭氧氧化反应:
R-CH=CH-CH2OH$\stackrel{O_{2}/Zn+H_{2}O}{→}$R-CH=O+O=CH=CH2OH
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氢气相对分子质量的83倍.A遇FeCl3溶液显紫色,以下A~H均为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下:

(1)A的结构简式为,C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由F到G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2)若H与G分子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数目,且1molH能与足量的新制银氨溶液反应生成2mol Ag,则H的结构简式为OHCCH2CH2CH2CH2COCH2OH.
(3)反应①的作用是保护酚羟基,防止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4)写出B溶液与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合适的试剂a为NaHCO3溶液.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1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ⅰ.与A有相同的官能团ⅱ.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ⅲ.遇FeCl3溶液显紫色
写出符合上述条件,且无甲基(-CH3)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探究氯气与KI溶液的反应,某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放下部分浓盐酸,加热装置B中溶液变蓝色,随后蓝色褪去,溶液显浅棕色
(1)装置A中生成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C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3)能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B装置中通氯气后溶液变蓝.
(4)为探究B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I2和I-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I2+I-?I3-,I3-显棕黄色且遇淀粉变蓝;I2可被氯气与氧化为ICl2-(红色)和ICl4-(黄色),两种离子可继续被氧化成IO3-(无色).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Ⅰ.取反应后B中的溶液4mL分成两等份,第一份滴入1滴碘水;第二份滴入淀粉溶液第一份溶液蓝色
第二份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Ⅱ.将I2溶于KI溶液中配制得碘总浓度为0.1mol/L的溶液,取上述溶液2mL,滴加1滴淀粉溶液,再通入氯气加淀粉后溶液变蓝,通氯气后蓝色褪去,溶液显浅棕色
Ⅲ.向Ⅱ所得溶液继续通入氯气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①操作Ⅰ的实验目的是证明反应后的B溶液中有淀粉,无I3-,说明溶液的浅棕色不是I3-造成的.
②写出ICl2-在水溶液中与氯气反应生成IO3-的离子方程式ICl2-+2Cl2+3H2O=IO3-+6Cl-+6H+
③由以上实验可推断B中溶液颜色变成浅棕色的原因是I-先被氯气氧化成I2,I2又被氯气氧化成ICl2-(红色)和ICl4-(黄色),两者混合呈浅棕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