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根据下列框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2+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强
B.在③反应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红褐色沉淀
C.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E3++3SCN-?E(SCN)3
D.在反应①中只能用浓硫酸,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分析 红色金属M为Cu,与硫酸、双氧水反应得到蓝色溶液为CuSO4,金属E与硫酸铜反应得到Cu与X,X与硫酸、过氧化氢反应得到Y,Y与氨水得到红褐色沉淀Z、与KSCN溶液反应得红色溶液,则Y含有Fe3+,则E为Fe,X为FeSO4,Y为Fe2(SO43,Z为Fe(OH)3

解答 解:红色金属M为Cu,与硫酸、双氧水反应得到蓝色溶液为CuSO4,金属E与硫酸铜反应得到Cu与X,X与硫酸、过氧化氢反应得到Y,Y与氨水得到红褐色沉淀Z、与KSCN溶液反应得红色溶液,则Y含有Fe3+,则E为Fe,X为FeSO4,Y为Fe2(SO43,Z为Fe(OH)3
A.Fe2+的氧化性比Cu2+的氧化性弱,故A错误;
B.在③反应中若不加稀硫酸,硫酸亚铁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硫酸铁,在酸性溶液中铁离子会沉淀,可能看到红褐色沉淀,故B正确;
C.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3++3SCN-═Fe(SCN)3,没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
D.在反应①中只用浓硫酸,发生反应:Cu+2H2SO4$\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充分利用物质的颜色进行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校探究性活动小组的同学对Na2SO3与AgNO3在不同的pH条件下的反应原理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测得Na2SO3溶液pH=10,AgNO3溶液pH=5,二者水解的离子分别是SO32-、Ag+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pH实         验         现         象
a10产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b6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未溶解
c2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状棕黑色物质X
查阅资料得知:
ⅰ.Ag2SO3: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ⅱ.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
①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3,离子方程式是2Ag++SO32-=Ag2SO3↓.
②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4,推测的依据是SO32-有还原性,可能被氧化为SO42-,与Ag+反应生成Ag2SO4白色沉淀.
(3)取b、c中白色沉淀,置于Ag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实验方法是:另取Ag2SO4固体置于过量Na2SO3溶液中,未溶解.
(4)将c中X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
Ⅰ.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Ⅱ.向X中加入过量浓NHO3,产生红棕色气体
Ⅲ.用Ba(HO32、BaCl2检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Ⅰ的目的是检验X是否为Ag2O.
②根据上述现象,分析X具有还原性;X中含有Ag元素,不含S元素.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g+2HNO3(浓)═AgNO3+NO2↑+H2O.
(5)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X产生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体系还原性增强.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实验如下:
①气体Y是SO2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是:Ag2SO3+H2O=2Ag+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气体中,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
A.N2B.NOC.SO2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根据的结构,它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B.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
D.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所学知识用乙烯制备乙酸乙酯,无机试剂自选.

问题:(1)写出上述过程中②④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2)分别写出D在酸性条件和碱条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B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洗涤
A.⑤①②③④B.③⑤①②④C.③⑤②①④D.②①③⑤④
(2)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一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一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溶液颜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ABC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 0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20.000.0022.20
第二次20.001.5625.50
第三次20.000.2222.48
则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1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油田开采的石油中溶有一种碳氢化合物--金刚烷,它的分子立体结构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6
(2)它是由4 个六元环构成的六体的笼状结构,其中有4个碳原子为三个环共有.
(3)金刚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2种.
(4))金刚烷分子的二氯代物有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l、Si、Zn、Fe五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
电离能I1I2I3I4
Im/kJ•mol-15781817274511578
则该元素是Al(填写元素符号).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已知Zn2+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Zn(NH34]2+,1mol该离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15NA
(3)K3[Fe(CN)6]可用来检验Fe2+,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几滴K3[Fe(CN)6],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CO、N2等(填化学式,写2种)
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依次为CH4>NH3>H2O(用分子式表示).
(4)已知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已知金属Fe为体心立方堆积,若Fe原子半径为acm,密度为ρg/cm3.则M=$\frac{32ρ{a}^{3}{N}_{A}}{3\sqrt{3}}$(用ρ、a、NA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工业利用NaOH溶液或氨水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制造甲醇,流程图如图1所示:

(1)下列有关捕捉空气中的CO2过程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有BD.
A、X选用CaO,而且要循环利用CaO与Y溶液
B、捕捉室里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O2 的捕捉
C、开放高效光催化剂分解水制氢气,是降低合成甲醇成本的有效途径
D、该捕捉CO2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而且能耗小
(2)在捕捉室用稀氨水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时,有NH2COONH4(氨基甲酸胺)生成.现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胺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反应
NH2COONH4(s)?2NH3(g)+CO2(g)达到分解平衡.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反应时间(t1<t2<t3)的有关表:氨基甲酸铵分解时温度、气体总浓度及反应时间的关系
 15 25 35
 0 0 0 0
 t1 0.9×10-32.7×10-3 8.1×10-3
 t22.4×10-3 4.8×10-3 9.4×10-3
 t32.4×10-3 4.8×10-3 9.4×10-3
①氨基甲酸胺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在25℃,0-t1时间内产生氨气的平均速率为:$\frac{1.8}{{t}_{1}}$×10-3mol/(L.min).
②根据表中数据换算出,15℃时合成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平衡常数K约为4.9×108
(3)以捕捉到的CO2与H2为原料可合成甲醇(CH3O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CO2(g)+3H2(g)?CH3OH(g)+H2O(g);△H<0.
①将1mol CO2和3mol H2充入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CO2消耗速率v(CO2)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若在时间t1时,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请在图中画出CH3OH生成速率v(CH3OH)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②在一个恒温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O2和3mol H2,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放出热量为aKJ.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加入2mol CO2和6mol H2,在相同温度下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放出热量为bKJ.则a和b满足的关系b>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