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纳米)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匀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分子直径比Na+小
C.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Ba2+、Mg2+、H+、OH-、Cl-、HCO、SO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含有Ba2+ B.乙溶液含有SO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十七大报告指出,应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下列行为与之不相符的是
A.大量使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B.将作物秸秆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乙醇用作汽车燃料
C.使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降解塑料包装
D.推广煤炭脱硫技术、减少直接燃煤,防止酸雨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NO2等,用通式NOx表示)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保护环境,工业上常通入氨气与之发生如下反应:NOx+NH3—→N2+H2O来消除污染.有关此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当x=1时,每生成2.5 mol N2,被氧化的气体有3 mol
C.当x=2时,有1 mol气体被还原,转移电子4 mol
D.反应通式配平表示为:6NOx+4xNH3===(3+2x)N2+6x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Q、W、X、Y、Z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Y与Q同主族;X、Z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X、Z简单离子半径较大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2)由这五种元素中的若干种组成的化合物甲、乙、丙、丁在水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丙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丁是强碱。
①若乙常作为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则乙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②若乙是难溶物,甲溶液与过量的丙生成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1)图①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
(2)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②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请在图②中作出NO2和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4)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断开1 mol化学键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 P—P | P—O | O===O | P===O |
键能/kJ·mol-1 | 197 | 360 | 499 | x |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2 378.0 kJ/mol,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③所示,则上表中x=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高纯度的硅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
B. 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
C. 低温时,硅与水、空气和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
D. 自然界中硅的储量丰富,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