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烷中混有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 | |
B. |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
C. | 已知2SO2(g)+O2(g)?2SO3(g)△H<0,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 |
D. | 室温下,Ksp(AgCl)=1.8×10-10,Ksp(Ag2CrO4)=9.0×10-12,向浓度相等的Na2CrO4和NaCl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先生成Ag2CrO4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实验室中,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的方法: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 |
B. | 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 |
C. | 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CCl4层无色,水层变为棕黄色,说明Fe2+的还原性强于Br- | |
D. | 室温下,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以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不可能为碳单质 | |
B. | 若A为金属单质,则 A-定位于第三周期第IA族 | |
C. | 若常温下D的浓溶液能使铁、铝钝化,则A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 |
D. | 若A是共价化合物,A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 mol MnO2 与 40 mL 10 mol/L 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为 0.1NA | |
B. | l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C. | 分子数目为 0.1NA的 N2 和 NH3 混合气体,原子间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0.3NA | |
D. | 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O4 溶液一段时间后,若加入 0.05mol 的 Cu2(OH)2CO3 固体恰好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氯化氢 | B. | 稀硫酸、氨气 | ||
C. | 氢氧化钠溶液、SO2 | D. | 氢氧化钠溶液、C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油里含有C5~C12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 |
B. | 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 |
C. | 重油裂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 |
D. |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通过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 |
B. |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4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 | |
C.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
D. | 己知2C(s)+2O2(g)═2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1,则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