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用太阳能电解水可获得最理想的单质燃料X,但运输极不方便,国外试用了如下的方法把X转变成便于运输的甲醇燃料;将空气通过极浓的NaOH溶液中,此时空气中的Y有70%被吸收,转变为正盐Z,当Z达到饱和后即加入硫酸,此时溶液会放出纯净的气体Y.一定条件下通过X与Y反应生成甲醇.试回答以下问题:
(1)Z是Na2CO3(写化学式),X和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O=CH3OH+H2O.
(2)温度仍为120℃,活塞可左右自由滑动并且导热,起始时Ⅰ中X为n mol,Y为6.5 mol,CH3OH(g)和D各为2 mol;Ⅱ中A、B、C各为4 mol.当 n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Ⅰ和Ⅱ中温度始终相等),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 n=2.5mol,则1中起始时反应向正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时反应向该方向进行,则 n 的取值范围是1.5<n<4.5.
②若 n 分别取3.0和4.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分别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温度不同.

分析 用太阳能电解水可获得最理想的单质燃料X为H2,把X转变成便于运输的甲醇燃料,将空气通过极浓的NaOH溶液中,此时空气中的Y有70%被吸收转变为正盐Z为Na2CO3,Y为CO2、Z为Na2CO3;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
(1)水分解得到的可燃气体为H2;故X为氢气;空气中能被NaOH吸收的气体为CO2,即Y为CO2、Z为Na2CO3;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
(2)Ⅰ中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Ⅱ中发生的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①n=2.5时,I中气体初始物质的量为:2.5 mol+6.5 mol+2 mol+2 mol=13 mol,Ⅱ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恒为12 mol.如要是隔板停留在中间,左侧反应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使气体体积得到12 mol.要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左侧气体的初始物质的量应大于12 mol,故:n mol+10.5 mol>12 mol,即n>1.5,同时还要求,当CO2或H2完全转化为产物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应小于12 mol,若CO2完全转化,生成CH3OH和H2O物质的量均为6.5 mol,已经大于12 mol,故应为氢气完全转化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小于12 mol;
②当n取值3.0和4.0时,反应达平衡时总物质的量均为12 mol时,反应的转化率不同,反应温度不同,故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不同.

解答 解:(1)水分解得到的可燃气体为H2;故X为氢气;空气中能被NaOH吸收的气体为CO2,即Y为CO2、Z为Na2CO3;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O2+3H2O=CH3OH+H2O,
故答案为:Na2CO3;CO2+3H2O=CH3OH+H2O;
(2)①n=2.5时,I中气体初始物质的量为:2.5 mol+6.5 mol+2 mol+2 mol=13 mol,Ⅱ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恒为12 mol.如要是隔板停留在中间,左侧反应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使气体体积得到12 mol.要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左侧气体的初始物质的量应大于12 mol,故:n mol+10.5 mol>12 mol,即n>1.5,同时还要求,当CO2或H2完全转化为产物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应小于12 mol,若CO2完全转化,生成CH3OH和H2O物质的量均为6.5 mol,已经大于12 mol,故应为氢气完全转化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小于12 mol,故有:6.5 mol-n mol/3+4 mol+2n mol/3<12 mol,n<4.5.n的取值范围为1.5<n<4.5,
故答案为:正反应;1.5<n<4.5;
②当n取值3.0和4.0时,反应达平衡时总物质的量均为12 mol时,反应的转化率不同,反应温度不同,故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不同,
故答案为:不相等、温度不同.

点评 本题考查了好像平衡的计算、平衡影响因素分析、注意容器的特征和改变条件对平衡的影响的判断,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如(如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5℃、118℃、77.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在该装置中,右边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倒吸.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或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及时地蒸出生成物,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4)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饱和Na2CO3溶液,A物TJ质是:乙酸乙酯和水    E物质是乙醇分离方法Ⅰ是:分液,分离方法Ⅲ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查阅资料: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铬(24Cr)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主族元素 b.副族元素 c.Ⅷ族元素 d.过渡元素

(2)铬单质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较高的熔点,是最硬的金属;与Ni等添加到Fe中可制成不锈钢。比较硬度:纯铁_________不锈钢;熔点:纯铁__________不锈钢(填“>”“<”或“=”)。

(3)Cr(OH)3与Al(OH)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0(填“>”“<”或“=”)。

(5)+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但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如:“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驾,其反应原理为:m C2H5OH+ n X + p H2SO4═ g Cr2(SO4)3 + w CO2↑+ 9H2O,其中X的化学式最有可能为__________。常用NaHSO3将酸性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原因是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E(填序号)
A.v (H2)=3v(CO2)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v(CO2)=v(CH3OH)             D.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E.1mol H-O键断裂的同时2mol C=O键断裂
(3)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25mol/(L.min). 达平衡时容器内平衡时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5:8 (或0.625).
(4)甲醇、氧气在酸性条件下可构成燃料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6H++CO2,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甲醇燃料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19.4倍(保留小数点后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1)将1.0mol CH4和2.0mol H2O ( g )通入容积固定为10L的反应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4 ( g )+H2O ( g )?CO ( g )+3H2 ( g ),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

①该反应的△H>0(填“>”“<”或“=”)
②假设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3min,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③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0.0225.
④可用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AEF(填字母).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CH4浓度与CO浓度相等
C.ν(CH4)=3ν(H2)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F.混合气体的压强度保持不变
(2)生成甲醇的反应:CO (g)+2H2 (g)?CH3OH (g)△H=-129.0kJ/mol,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填字母).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ν(a)>ν(c); ν(b)>ν(d)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3)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之一为:甲醇蒸气重整法.该法中的一个主要反应为CH3OH(g)?CO(g)+2H2(g),此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该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含有0.20mol Na2CO3的溶液120mL和200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加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是(  )
A.1.5mol/LB.2.0mol/LC.1mol/LD.2.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H2S?2H++S2-B.KHSO4?K++H++SO42-
C.Al(OH)3?Al3++3OH-D.HClO═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
A.CO2的比例模型:
B.甲烷的电子式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
D.碳-12原子构成${\;}_6^{1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用量筒量取20.83mL12mol/L的浓硫酸配制250mL1mol/L稀硫酸
C.用浓硫酸干燥CO2、SO2、HI等酸性气体
D.用稀HNO3能鉴别Mg、Na2CO3、NaAlO2、Na2SiO3四种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