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铁离子2Fe3+        
(2)硝酸根离子SO42-
(3)两个氧分子2O2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N2
(5)硫酸铝Al2(SO43

分析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的为化学式,据此分析.

解答 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3+,故答案为:2Fe3+
(2)硫酸根离子是由一个S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并带两个负电荷,故硫酸根表示为:SO42-,故答案为:SO42-
(3)氧气分子的化学式为O2,表示两个氧气分子的“2”应写在氧气分子的前面,故表示为:2O2,故答案为:2O2
(4)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构成,其中氧气占21%,氮气占78%,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化学式为N2,故答案为:N2
(5)硫酸铝由2个铝离子和3个硫酸根构成,故化学式为:Al2(SO43,故答案为:Al2(SO4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物质的化学式和表示方法,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的额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8g硫磺在 O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气体,放出的热量是74.2KJ,则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硫体积是5.6L,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6.8KJ/mol.产生的SO2用NaOH溶液吸收,最少需要NaOH0.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5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 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
(1)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2)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57.3KJ/mol(填“>”、“<”或“=”);
(4)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与实验过程中试剂的用量无关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稀硝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NO3(aq)+KOH(aq)=KNO3(aq)+H2O(l);△H=-57.3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⑤>⑥B.⑥>④>②>①>③>⑤C.④>②>⑤>③>⑥>①D.⑥>③>②>④>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l00mL,1mol/L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50 mL 2 mol/L CaCl2溶液B.100 mL 2 mol/L NaCl溶液
C.50 mL 4 mol/L CaCl2溶液D.100 mL 2 mol/L KCl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在某未知成分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盐酸,如观察到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证明溶液中必定有CO32-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无法证明溶液一定含有SO42-
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_{8}^{18}$O
D.HBr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按下面的实验过程,填空:

(1)下列颜色分别为A黄,B橙红,C蓝,D紫.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FeBr2+3Cl2═2FeCl3+2Br2
②Fe3++2I-=I2+Fe2+
③2KI+Br2═2KBr+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