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物质的制备原理设计步骤合理的是(  )
A.S$→_{点燃}^{O_{2}}$SO3$\stackrel{H_{2}O}{→}$ H2SO4
B.Fe $→_{点燃}^{Cl_{2}}$ FeCl2$\stackrel{NaOH溶液}{→}$ Fe(OH)2
C.AlCl3(溶液)$\stackrel{蒸发}{→}$ AlCl3$\stackrel{电解}{→}$ Al
D.NaCl(饱和溶液)$\stackrel{依次通入NH_{3}、CO_{2}}{→}$  NaHCO3$\stackrel{△}{→}$Na2CO3

分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
C、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D、依据侯氏制碱法原理解答.

解答 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得不到三氧化硫,故A错误;
B、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故B错误;
C、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工业上是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故C错误;
D、首先通入氨气,增加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所以选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得到溶解度极小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得到碳酸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对下列实验的现象描述及其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
A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且保持不变新制氯水具有酸性
B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
C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色原溶液中含有I-
D将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乙酸溶液中溶液仍为无色高锰酸钾发生还原反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是一种蛋白质B.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D.氨基酸是羧酸,显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室温下,分别用0.1mol•L-1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NaHC2O4溶液(pH=5.5):c(Na+)>c(HC2O4-)>c(H2C2O4)>c(C2O42-
B.向NaHCO3溶液中通CO2至pH=7:c(Na+)=c(HCO3-)+2c(CO32-
C.向NaHSO4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pH=13
D.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frac{c(N{H}_{4}^{+})}{c(N{H}_{3}•{H}_{2}O)}$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镍和铜都是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镍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ⅤⅢ族;与镍处于同一周期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K(填元素符号,下同),第一电离能最大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Kr;基态Ni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8
(2)镍的羰基配合物Ni(CO)4是获得高纯度纳米镍的原料,该配合物中镍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则其杂化轨道类型为sp3,Ni(CO)4是非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晶体铜的晶胞类型为面心立方,晶体中距离一个铜原子最近的铜原子有12个,已知铜的原子半径为rcm,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为NA,则晶体铜的密度为$\frac{8\sqrt{2}}{{N}_{A}{r}^{3}}$g•cm-3(用含r、NA的代数式表示)
(4)氯化亚铜是一种白色固体,实验测得其蒸气密度是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99.5倍,则氯化亚铜的分子式为Cu2Cl2;氯化亚铜的盐酸溶液可定量吸收CO形成配合物Cu2(CO)2Cl2•2H2O(结构如图所示),该反应可用于测定空气中CO的含量,每个Cu2(CO)2Cl2•2H2O分子中含6个配位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天然气制油是利用天然气生产汽油和煤油等液体燃料的方法,这种合成油不含硫、氮化合物等杂质,因此也被称作是“绿色燃料”,其主要工作原理包含合成气生成和F-T合成两个过程,其中合成气生成主要化学反应为:
主反应:CH4(g)+H2O(g)?CO(g)+3H2(g)△H=+206kJ•mol-1
副反应:CH4(g)+2H2O(g)?CO2(g)+4H2(g)△H=+165kJ•mol-1
已知合成气生成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水碳比[$\frac{n({H}_{2}O)}{n(C{O}_{2})}$]对甲烷平衡含量(%)的影响如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CO2(g)+H2(g)?CO(g)+H2O(g)的△H=+41kJ•mol-1
(2)CH4(g)+H2O(g)?CO(g)+3H2(g)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高温.
若在恒温、恒压时,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甲烷的转化率将增大,平衡常数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用虚线画出压强为2MPa时,甲烷平衡含量(%)与水碳比之间的关系曲线.
(4)已知:在700℃,1MPa时,2mol CH4与2mol H2O在2L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H4(g)+H2O(g)?CO(g)+3H2(g),CH4的平衡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6.75.
(5)合成气生成过程中,降低反应体系中CO2生成量的措施有B.
A.增大容器体积,降低体系压强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适当降低水碳比
D.选择合适、更高效的催化剂
E.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活性炭
(6)某研究机构在合成气生成过程中,保持容器体积和原料气比例不变,适当加入CaO和合适的催化剂以获得纯度95%以上的H2,试解释原因催化剂加快反应进行,加入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钙,获得纯度95%以上的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这是因为“水玻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生成 了乳白色的凝胶状沉淀(用H2SiO3表示)和碳酸钠的缘故
B.水的物理性质十分特殊.水的比热容较大,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水的熔沸点较高等特殊 性质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一种被称为氢键的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C.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由于它的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可多次充放电,所以使用广泛,但铅蓄电池也存在比能量低,废弃电池污染环境等缺点
D.硅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常温下,单质硅易与氧气反应,所以自然界中不存在 游离态的硅.石墨烯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 料,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B.聚乙炔用I2或Na等做掺杂处理后可形成一种导电塑料,该导电塑料是一种纯净物
C.用蘸有浓氨水的棉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D.用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化合物YX2、ZX2中,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与Y为同周期元素,Y与Z为同族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p能级电子数等于前一电子层电子总数,X原子最外层p能级中只有一个轨道填充了2个电子,则X的电子表示式为1s22s22p4;Y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He]2s22p2;Z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2;YX2的化学式是CO2,电子式是;ZX2的化学式是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