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10-11.某溶液中含有C1-,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1-、CrO42-.污染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在我国最热门的一个课题,污染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分析 依据溶度积常数计算分析出沉淀时,银离子浓度.
析出沉淀时,AgCl溶液中c(Ag+)=$\frac{Ksp(AgCl)}{c(Cl{\;}^{-})}$=$\frac{1.56×1{0}^{-10}}{0.010}$=1.56×10-8mol/L;
AgBr溶液中c(Ag+)=$\frac{Ksp(AgBr)}{c(B{r}^{-})}$=$\frac{7.7×1{0}^{-13}}{0.010}$=7.7×10-11mol/L;
Ag2CrO4溶液中c(Ag+)=$\sqrt{\frac{Ksp(A{g}_{2}Cr{O}_{4})}{c(Cr{{O}_{4}}^{2}{\;}^{-})}}$=$\sqrt{\frac{9.0×1{0}^{-11}}{0.010}}$=3×10-5mol/L,
c(Ag+)越小,则越先生成沉淀,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析出沉淀时,AgCl溶液中c(Ag+)=$\frac{Ksp(AgCl)}{c(Cl{\;}^{-})}$=$\frac{1.56×1{0}^{-10}}{0.010}$=1.56×10-8mol/L;
AgBr溶液中c(Ag+)=$\frac{Ksp(AgBr)}{c(B{r}^{-})}$=$\frac{7.7×1{0}^{-13}}{0.010}$=7.7×10-11mol/L;
Ag2CrO4溶液中c(Ag+)=$\sqrt{\frac{Ksp(A{g}_{2}Cr{O}_{4})}{c(Cr{{O}_{4}}^{2}{\;}^{-})}}$=$\sqrt{\frac{9.0×1{0}^{-11}}{0.010}}$=3×10-5mol/L,
c(Ag+)越小,则越先生成沉淀,所以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l-、CrO42-
故答案为:Br-、C1-、CrO42-

点评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计算与判断,明确溶度积规则,根据溶解度判断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
A.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
B.S(s)+O2(g)=SO2(g),△H1;S(g)+O2(g)=SO2(g),△H2
C.C(s)+$\frac{1}{2}$O2(g)=CO(g),△H 1;C(s)+O2(g)=CO2(g),△H2
D.H2(g)+Cl2(g)=2HCl(g),△H1;$\frac{1}{2}$H2(g)+$\frac{1}{2}$Cl2(g)=HCl(g),△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2NO2(g)═N2O4(g)△H(298K)=-52.7kJ•mol-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Ⅰ.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
请回答:(1)A中的现象气体颜色加深,B中的现象气体颜色变浅;
(2)由此可知,降低温度,该化学平衡向正(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该化学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frac{c({N}_{2}{O}_{4})}{{c}^{2}(N{O}_{2})}$,升高温度,该反应中NO2的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把8g铁片放入10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该铁片,发现铁片经洗涤干燥后质量增重到了8.8g,试求有多少g还原剂参加了反应?(相对原子质量:Fe-56、Cu-64、O-16、H-1、S-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若有7.3gHCl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204×1023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B:品红褪色,D:品红褪色.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D:无明显现象.
(4)一名同学提出将B、D两个试管溶液换为紫色石蕊试液,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溶液变红色,D: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l2+SO2+2H2O═4H++2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K2O2与足量的K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且冷却后,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K2O2和K2CO3B.K2CO3C.K2CO3和KHCO3D.K2O2,K2CO3和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乳酸可用作手术缝合纱线、缓释药物材料
B.含钙、钡、铂等金属元素的物质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
C.福尔马林用于标本的制作是利用了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D.在清理厕所时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混用,否则可能发生中毒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B.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C.泡沫灭火器中用的是苏打和硫酸铝
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FeCl2、FeCl3、CuCl2、Cu.

(1)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X溶液的溶质是FeCl3(填化学式),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u-2e-=Cu2+
②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 (填“K+”或“Cl-”)不断进入X溶液中.
(2)将上述反应设计成电解池如图乙所示,乙烧杯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M是直流电源的负极;图丙中的②线是Fe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②当电子转移为2mol时,向乙烧杯中加入2.8 L 5mol•L-1 NaOH溶液,才能使溶液中所有的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
(3)铁的重要化合物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具有很多优点.
①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一是电解法,其原理为Fe+2NaOH+2H2O$\frac{\underline{\;电解\;}}{\;}$Na2FeO4+3H2↑,则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Fe+8OH--6e-═FeO42-+4H2O.
②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二是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