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在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滴人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HNO3将Fe氧化为Fe3+
B将苯、溴水混合后加入大试管加热试管底部产生油状物  苯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了溴苯
CCl2通人品红溶液中  溶液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DKIO3溶液中加入HI溶液并加入淀粉  溶液变蓝色氧化性:KIO3>I2
A.AB.BC.CD.D

分析 A.加入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硝酸亚铁;
B.苯和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溴苯,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
C.HClO具有漂白性;
D.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解答 解:A.加入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故A错误;
B.苯和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溴苯,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苯密度小于溴,所以油状液体应该在试管上部,故B错误;
C.Cl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可知HClO具有漂白性,而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淀粉试液变蓝色,说明碘酸钾和H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碘酸钾中I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HI中I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碘酸钾是氧化剂、碘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KIO3>I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取代反应、漂白性、氧化性比较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  )
A.NH3、HClB.CH4、Cl2C.H2S、O2D.S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A、E单质常温下呈气态,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有关上述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单质在自然界只有一种核素
B.E的单质与任何物质反应,都只表现氧化性
C.元素C、D、E的原子中,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兴奋剂是体育比赛中禁用的药物,曾获得2013年欧洲冬季锦标赛4×400米接力银牌的俄罗斯运动员科特尔雅洛娃,近日被查出使用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物.有一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C.既能发生还原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
D.1 mol 该物质最多跟5mol氢气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0 g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7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CO2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2NA
C.1 L浓度为1 mol•L-1的 H2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1 mol氯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的熔点,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晶体硅、碳化硅B.氯化钠、甲苯C.氧化钠、氧化镁D.钾钠合金、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加热氯化铵固体制取氨气
B.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用无水硫酸铜,观察是否变蓝色
C.除去乙醛中的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滴有酚酞的碳酸钠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红色变浅,证明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62g白磷中含有2NA个白磷分子
B.1L 0.2mol/L Ba(NO32溶液中含有0.2NA个NO3-
C.标准状况下,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当有4mol HCl被氧化时,生成2NA Cl2
D.25℃时,pH=7的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中,0H-数10-7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溴苯B.对二甲苯C.丙炔D.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