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CuO粉末测定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C中试剂是稀氢氧化钠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锌粒、D浓硫酸.
(2)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氯气体.
(3)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检查气密性.
(4)“①加热反应管E”和“②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②(填序号).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检验H2的纯度.
(5)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氢气,其处理方法是在G管出口处点燃.
(6)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 ②E管和CuO的总质量b;
③反应后E管和Cu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
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Cu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计算式1:Ar(Cu)=$\frac{16(c-a)}{b-c}$;计算式2:Ar(Cu )=$\frac{18(c-a)}{e-d}$.

分析 装置A中是盐酸,装置B中是锌粒反应生成氢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氢气,通过装置E还原氧化铜为铜,F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装置E,G处检验装置中的氢气是否充满,
(1)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以及氢气的干燥知识来回答;
(2)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3)气体发生装置和反应装置需要根据大气压强原理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先将装置中的空气赶尽,再进行实验,并检验氢气的纯度是关键;
(5)根据实验装置原理和氢气的检验方法来回答;
(6)根据H2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Cu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用固体的质量变化,也可以利用生成的H2O的质量求解.

解答 解:(1)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盐酸反应来获得氢气,氢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故答案为:锌粒;浓硫酸;
(2)分液漏斗中的因素是以挥发性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混入氢气,干扰后续实验,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氯气体;
(3)实验装置连接好了以后,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可以根据气压原理来检验,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将G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B,观察G管口,若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气管与烧杯中有液面差,一段时间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检查气密性;
(4)实验过程中,在H2与WO3反应前必须依次除去氯化氢、水蒸气,装置中的空气赶尽,再进行实验,所以先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待氢气纯净后进行试验,
故答案为:②;检验H2的纯度;
(5)实验接收后,会用氢气剩余,保证金属氧化物全部消耗,所以最后出来的是氢气,点燃会出现淡蓝色的火焰,故答案为:氢气;在G管出口处点燃;
(5)CuO+H2 $\frac{\underline{\;\;△\;\;}}{\;}$Cu+H2O
   Ar(Cu)+16     Ar(Cu)   18
    b-c            c-a      e-d
即$\frac{Ar(Cu)+16}{b-c}$=$\frac{Ar(Cu)}{c-a}$
$\frac{Ar(Cu)}{c-a}$=$\frac{18}{e-d}$
分别求解,可求得Ar(Cu)=$\frac{16(c-a)}{b-c}$或Ar(W)=$\frac{18(c-a)}{e-d}$,
故答案为:$\frac{16(c-a)}{b-c}$,$\frac{18(c-a)}{e-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W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同时还考查了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注意各个量代表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有关数据见下表:
乙醇、溴乙烷、溴有关参数:
乙醇溴乙烷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棕色液体
密度/g•cm-30.791.443.1
沸点/℃78.538.459
(1)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abc(选填序号).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2)已知加热温度较低时NaBr与硫酸反应生成NaHSO4,写出加热时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NaBr+H2SO4$\stackrel{△}{→}$NaHSO4+CH3CH2Br+H2O.
(3)仪器B的名称球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B的下(填“上”或“下”)口流进.
(4)反应生成的溴乙烷应在C中(填“A”或“C”中).
(5)若用浓的硫酸进行实验时,得到的溴乙烷呈棕黄色,最好选择下列c(选填序号)溶液来洗涤产品.
a.氢氧化钠        b.亚硫酸钠        c.碘化亚铁       d.碳酸氢钠
洗涤产品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探究:1-氯丙烷与NaOH乙醇溶液的反应
学习小组在进行1-氯丙烷与NaOH乙醇溶液的反应中,观察到有气体生成.
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检验该气体.在答题卡的方框中写出装置中所盛试剂的名称(试剂任选)和实验现象.
 装置图所盛试剂实验现象
1  A是

B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  C是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B的体积分数增大,乙中B的体积分数减小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烯烃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图进行反应:

已知:F1和F2互为同分异构体,G1和G2互为同分异构体.且D的结构简式为
请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CH32C=C(CH32.G1的结构简式是:
(2)框图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数字代号):②;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③④⑥⑦⑧(填数字代号).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H32CHCH(CH32+Br2$\stackrel{光照}{→}$(CH32CHCBr(CH32+HBr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CH32CBrCBr(CH32$→_{NaOH}^{醇}$CH2=C(CH3)C(CH3)=CH2+2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系统命名法命名为5-甲基-4-乙基-3-庚烯

(2)系统命名法命名为1,3二甲基苯
(3)CH2=CH-CH=CH2系统命名法命名为1,3丁二烯
(4)2,4,6-三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完成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NaHSO4NaHSO4═Na++H++SO42-
(2)NaHSO3NaHSO3═Na++HSO3-
(3)NaH2P04NaH2P04=Na++H2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它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健,不同颜色球表示不同原子:C、H、O、N)
(1)丙烯酰胺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NH2
(2)有关丙烯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丙烯酰胺分子内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丙烯酰胺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
C.丙烯酰胺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丙烯酰胺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3)工业上生产丙烯酰胺的方法之一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CH≡CH $\stackrel{Ⅰ}{→}$CH2=CHCN$\stackrel{Ⅱ}{→}$丙烯酰胺
反应Ⅰ和反应Ⅱ都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反应Ⅰ所需另一反应物的分子式为HCN,反应Ⅱ的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理论上外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负极消耗的质量为7g
B.可以将Li+快离子导体更换成阳离子交换膜,去掉聚合物电解质直接使用Li2SO4水溶液
C.电池放电反应为 Li1-xMn2O4+xLi═LiMn2O4
D.放电时,溶液中的Li+从b向a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