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是以游离SO2的含量计算,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0.25g/L.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对葡萄酒中SO2进行测定.
Ⅰ.定性实验方案如下:
(1)将SO2通入水中形成SO2─饱和H2SO3溶液体系,此体系中存在多个含硫元素的平衡,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SO2(g)?SO2(aq)、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
(2利用SO2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SO2或H2SO3.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Ⅱ.定量实验方案如下(部分装置和操作略):

(3)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4)A中加入1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B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H2SO4
(5)除去B中过量的H2O2,然后再用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除去H2O2的方法是加入二氧化锰并振荡.
(6)步骤X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0.32 g/L.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盐酸的挥发造成的干扰.(已知滴定过程中,操作均准确)

分析 (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是二元弱酸,能分步电离;
(2)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可能原因是干白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3)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名称;
(4)二氧化硫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
(5)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6)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用过量的氢氧化钠中和,剩余的氢氧化钠用盐酸滴定,根据盐酸的物质的量及氢氧化钠的总物质的量可计算出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进而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根据硫元素守恒计算二氧化硫及酒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由于盐酸易挥发,有部分氯化氯会挥发到B装置中,所以会使氢氧化钠的用量偏多,据此分析.

解答 解:(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是二元弱酸,能分步电离,涉及的平衡方程式为SO2(g)?SO2(aq)、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
故答案为:SO2(g)?SO2(aq)、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
(2)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可能原因是干白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故答案为: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3)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A名称为圆底烧瓶,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4)二氧化硫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SO2+H2O2═H2SO4
故答案为:SO2+H2O2═H2SO4
(5)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除去H2O2的方法是加入二氧化锰并振荡,
故答案为:加入二氧化锰并振荡;
(6)根据2NaOH~H2SO4~SO2可知SO2的质量为:$\frac{1}{2}$×(0.0400mol/L×0.025L)×64g/mol=0.032g,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为:$\frac{0.032g}{0.1L}$=0.32g/L,由于盐酸易挥发,有部分氯化氯会挥发到B装置中,所以会使氢氧化钠的用量偏多,所以会导致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
故答案为:0.32;盐酸的挥发造成的干扰.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物质的组成、测量物质的含量的方法,题目难度中等,试题涉及了二氧化硫性质、中和滴定的计算,要求学生掌握探究物质组成、测量物质含量的方法,明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及计算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R属同族元素;Z和U位于第VII A族;X和Z可形成化合物XZ4;Q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的电子总数相等;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完成下列填空:
(1)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2;X所在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NO3;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可用于雕刻玻璃;Q、R、U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Si>Mg>Cl2
(2)CuSO4能用作T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可生成T的最高价含氧酸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0CuSO4+P4+16H2O→4H3PO4+10Cu+10H2SO4
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Fe2+不生成沉淀,而Fe3+几乎完全沉淀.工业上制CuCl2是将浓盐酸用蒸汽加热到80℃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
(3)除去该溶液中杂质离子的方法是在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CuO粉末调节pH为4~5.
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C-CC-HSi-SiSi-H
键能(KJ/mol)356413226318
(4)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硅烷中的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小于烷烃分子中C-C键和C-H键的键能,稳定性差,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形成.
第三周期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如下:
氟化物NaFMgF2SiF4
熔点/K12661534183
(5)表中三种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是NaF与MgF2为离子晶体,而SiF4为分子晶体,所以NaF与MgF2远比SiF4熔点要高;又因为Mg2+的半径小于Na+的半径,所以MgF2中离子键的强度大于NaF中离子键的强度,故MgF2的熔点高于N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短周期元素A、B可形成A3B2型化合物,若B的原子序数为 b,则A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
A.b-3B.b+5C.b+4D.b一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Na2S2O3(俗称保险粉)在医药、印染中应用广泛,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取15.1gNa2SO3溶于80.0mL水.另取5.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加到上述溶液中.
小火加热至微沸,反应1小时后过滤.滤液在100℃经蒸发、浓缩、冷却至10℃后析出Na2S2O3•5H2O.
(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有利于硫粉和Na2SO3溶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化合物杂质是Na2SO4
(3)某环境监测小组用含0.100mol•L-1Na2S2O3溶液[含少量的Na2SO3,且n(Na2S2O3):n(Na2SO3)=
5:1]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浓度.他们取废水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硫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上述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36.00mL.
(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③I2+SO32-+H2O═2I-+SO42-+2H+
则滴定过程中可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蓝色褪去半分钟不变化.
计算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Ba2++Cr2O72-=2BaCrO4+2H+; Cr2O72-+6I-+14H+=2Cr3++3I2+7H2O; I2+2S2O32-=2I-+S4O62-;I2+SO32-+H2O═2I-+SO42-+2H+
n(Na2S2O3)=0.0360 L×0.100 mol•L-1=0.0036 mol,则n(Na2SO3)=0.00360 mol×$\frac{1}{5}$=0.00072 mol
根据题意:2Ba2+~2BaCrO4~Cr2O72-~3I2~6S2O32-
2 6
n1 0.0036 mol
得n1(Ba2+)=$\frac{0.0036mol×2}{6}$=0.0012 mol
2Ba2+~2BaCrO4~Cr2O72-~3I2~3SO32-
2 3
n2 0.00072mol
得得n2(Ba2+)=$\frac{0.00072mol×2}{3}$=0.00048 mol
则c(Ba2+)=$\frac{0.0012mol+0.00048mol}{0.05L}$=3.36×10-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族,Y、Z相邻,W、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性:X<Y
B.原子半径:Y>Z
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Y元素氧化物不溶于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表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在浓硫酸和稀硫酸中分别加入Cu片,加热比较稀、浓硫酸氧化性强弱
BF2、Cl2分别与H2反应比较氟、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C把CO2通入到水玻璃中比较碳、硅的非金属性强弱
D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比较镁、铝金属性强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
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护
B.轮船水线下的船体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速率增大
D.镀锌铁比较耐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16,主链上有2个支链的烷烃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
B.异丙醇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H6
C.甘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9种二肽
D.用酸性KMnO4溶液可鉴别2-丁烯和正丁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核素铱-172(${\;}_{77}^{172}$Ir)具有放射性,可用于金属材料的探伤.核素${\;}_{77}^{172}$Ir的中子数为(  )
A.77B.95C.172D.2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