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有机物A 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A 属于芳香烃
B.有机物A 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有机物A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有机物A 可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多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

分析 有机物中含有-Cl,且邻位碳原子上有H,可发生消去反应,含有酯基,可水解,但不溶于水,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该有机物含有O、Cl等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
B.苯环和碳氧双键都不能够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与醇羟基相连的临位C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该有机物水解产物中含有酚羟基,羧基,同时生成HCl,生成多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0.5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成它的小分子结构简式为CH2=CHCOOR(R为烃基)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将足量的铜屑加入到浓度均为2mol•L-1的HNO3和H2SO4混合溶液100mL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是0.4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OH-+H2↑+Cl2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C.氯气通入蒸馏水中 Cl2+H2O═Cl-+ClO-+2 H+
D.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SO2气体:2ClO-+SO2+H2O═2HClO+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产物C和D的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高于断开反应物A和B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B.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水分子的电子式为
B.Ca2+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C.基态氟原子排布图为
D.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C2H4B.C5H12C.C3H6D.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As2S3,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吸收.
(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NO2应该在正极(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a(选填编号).
a.小于0.5mol b.等于0.5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常温常压下:①3Cl2+2NH3→N2+6HCl,②3Cl2+8NH3→N2+6NH4Cl
(1)完成并配平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③3Cl2+4NH3
(2)在反应③中:还原剂是NH3,还原产物是NH4Cl 和HCl.
(3)若按③反应后产生气体4.48L(标准状况),则被氧化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0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