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1)某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N2(g)+3H2(g)?2NH3(g)+Q的模拟研究,在1L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N2和0.3molH2.实验①、②、③中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实验②从开始到达平衡状态的过程中,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2mol•L-1•min-1.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可能为e(填字母)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使用催化剂
(2)NH3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反应原理为2NH3(g)+NO(g)+NO2(g)?2N2(g)+3H2O(g)+Q,欲提高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c(填字母);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增大NH3的浓度.

分析 (1)根据v=$\frac{△c}{△t}$计算反应速率,根据图象可知②到达平衡的时间比①短,到达平衡时N2的浓度与①相同,化学平衡不移动,故②与①相比加了催化剂,①和③比较可知,③的速率比①小,平衡时氮气的浓度高,即平衡逆向移动,故③减小了压强;
(2)提高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应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解答 解:(1)根据像可知,②在10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氮气的浓度变化为0.04mol/L,根据方程式或知,氨气的浓度变化了0.08mol/L,根据v=$\frac{△c}{△t}$可知v(NH3)=$\frac{0.08mol/L}{10min}$=0.008mol•L-1•min-1,则v(H2)=0.012mol•L-1•min-1,根据图象可知②到达平衡的时间比①短,到达平衡时N2的浓度与①相同,化学平衡不移动,故②与①相比加了催化剂,故选e,
故答案为:0.012mol•L-1•min-1;e;
(2)提高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应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氮氧化物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
b.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氮氧化物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
c.增大NH3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有关平衡常数的判断,中等难度,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第ⅥA族的氧、硫、硒(Se)、蹄(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第Ⅵ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态${\;}_{\;}^{18}$O中,核外存在3对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N、O、F三种元素相邻,这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O<N<F.
(2)光气(COCl2)中碳氧原子间共价键的类型有1个σ键、1个π键;如图1为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C的杂化方式为sp2、sp3;若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O、H(填元素符号).

(3)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ⅥA族,基态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4)Te与Ni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iTe2;Ni能形成多种化合物,Ni(CO)4是一种无色液体,沸点为42.1℃,熔点为-19.3℃.Ni(CO)4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5)硒化铷晶体属于反萤石型结构,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Se2-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Rb+ 的数目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
B.钠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氯气反应
C.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D.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痕.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1)该装置中正极与负极发生的电极反映分别为Cu2++2e-=Cu;Fe-2e-=Fe2+
(2)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D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常温下,将100mL0.05mol/L氢硫酸中逐渐通入氯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pH先变大后变小B.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C.氢硫酸完全反应生成1.6g硫D.这个反应可以证明还原性Cl->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事实和所得出相应结论均完全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要在放电条件下才与氧气反应氮气的化学性质比磷稳定
BCO2的水溶液可导电CO2是电解质
CSO2通入到氯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沉淀为亚硫酸钡
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不变蓝色无色溶液中不含NH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氯气和二氧化硫皆可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于漂白一种物件时,其漂白效果是(  )
A.增强B.减弱C.不变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四片玻璃片上分别滴有下列溶液,当氨气靠近各玻璃片时,有白烟产生的是(  )
A.浓硫酸B.浓磷酸
C.浓硝酸D.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 mol•L-1NaCl溶液中含有Na+个数为2NA
B.标准态况下,22.4 LH2O含有水分子数为NA
C.71g氯气与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标准状况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