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1)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 H2和11.2L O2混合,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5357g/L.
(2)常温常压下,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29.3g•mol-1,密为1.285g•L-1,则该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802g/L.
(3)某气体在标准状兄下的密度为1.25g•L-1,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分析 (1)根据n=$\frac{v}{{v}_{m}}$、m=nM、ρ=$\frac{m}{V}$计算混合气体的密度;
(2)假设取该气体1mol,根据m=nM计算1mol该气体的质量,根据V=$\frac{m}{ρ}$计算其体积,根据气体摩尔体积Vm=$\frac{V}{n}$来计算;
(3)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根据M=ρVm计算A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1)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的物质的量为n=$\frac{v}{{v}_{m}}$=$\frac{22.4L}{22.4L/mol}$=1mol,其质量为:m=nM=1mol×2g/mol=2g,11.2L O2的物质的量为n=$\frac{v}{{v}_{m}}$=$\frac{11.2L}{22.4L/mol}$=0.5mol,其质量为:m=nM=0.5mol×32g/mol=16g,混合气体的密度为ρ=$\frac{m}{V}$=$\frac{16g+2g}{33.6L}$≈0.5357g/L,
故答案为:0.5357g/L;
(2)假设取该气体1mol,m=nM=1mol×29.3g•mol-1=29.3g,其体积为:V=$\frac{m}{ρ}$=$\frac{29.3g}{1.285g/L}$≈22.802g/L,
故答案为:22.802g/L;
(3)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M=ρVm=1.25g•L-1×22.4L/mol=28g/mol,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故答案为:28.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实验室需要使用0.1mol/L的纯碱溶液100mL,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A.需要使用托盘天平称量Na2CO3•10H2O晶体2.86g
B.将称量好的Na2CO3•10H2O晶体放入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末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方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除去CO中的CO2
C.
称量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为了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拟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压强为10lkPa,温度为0℃).

(1)若在烧瓶中放入1.30g锌粒,与c mol/L 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C.
A.200mL   B.400mL    C.500mL
(2)若1.30g锌粒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l.28g,则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frac{\underline{\;\;△\;\;}}{\;}$ZnSO4+SO2↑+2H2O.
(3)若烧瓶中投入a 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 g.量气瓶中收集到VmL气体,则有:ag/65g•mol-1=bg/64g•mol-1+V mL/22400mL•mol-1,依据的原理是得失电子守恒.
(4)若在烧瓶中投入d g锌,加入一定量的c mol/L 浓硫酸V L,充分反 应后锌有剩余,测得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g,则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气体中,$\frac{n({H}_{2})}{n(S{O}_{2})}$=$\frac{64CV-2m}{m}$(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撤走盛有无水氯化钙的U型管,$\frac{n({H}_{2})}{n(S{O}_{2})}$的数值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反应结束后,为了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量气管在读数时应注意:
①待冷却至室温才开始读数;
②读数前使量气管左右液面相平;
③视线与量气管中液面的凹液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氧化性:Cl2>I2
B.久置的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202相同,与SO2不同
D.无色溶液C中加入AgN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0.001mol/L的盐酸中滴入甲基橙,溶液显(  )
A.红色B.橙色C.黄色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HNO2 在低温下比较稳定,酸性比醋酸略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与溶液PH的关系如表:
pH范围>7<7
产物 NO3-NO、N2O、N2中的一种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碱性条件下,NaNO2与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ClO-═NO3-+Cl-
B.向冷的NaNO2溶液中通入CO2可得到HNO2
C.向冷的NaNO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得到HNO2
D.向冷的NaNO2溶液中加入滴有淀粉的氢碘酸,溶液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硫酸的年产量高低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的高低.
(1)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SO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 +11 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8SO2,该反应在沸腾炉中进行(填设备名称);
(2)某科研小组测得某硫酸工厂生产工厂中SO2的平衡转化率与外部条件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则生产过程中,最适合的生产条件是1个大气压、400℃;
压强
   (Pa)      
温度
 (℃)
   
1.013×1055.065×10510.13×10515.195×105
40099.61%99.72%99.84%99.88×105
50096.75%97.67%98.52%98.94%
60085.20%88.97%92.76%94.68%
(3)接触室内有一热交换器,其作用是预热原料气,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若将从C处(如图)出来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主要负电离子方程式为(写总反应式)SO3+Ba2++H2O=BaSO4↓+2H+
(4)下列做法中,与提高硫酸工业的经济效益无关的是d;
a.适当地对黄铁矿进行粉碎
b.在接触室中使用适当过量的O2
c.利用生产中的余热发电或供暖
d.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5)硫酸工业会产生许多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因此无论是工厂厂址的选择还是生产过程中有害成分的处理都要充分考虑环保的要求;
①某市计划建一个硫酸工厂,厂址有A、B、C三个地方可供选择,假设最终该厂建在B地,你认为选择B地建厂的理由是(至少回答两点)B地远离硫酸的消耗中心、B地远离人品稠密的地方;
②将尾气中S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aSO4,然后利用焦炭将其转化为CaS(另有一种可燃性气体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写出CaSO4转化为CaS的化学方程式CaSO4+4C$\frac{\underline{\;高温\;}}{\;}$CaS+4CO;
(6)若用等质量的硫磺,FeS2生产硫酸,假设原料的总利用率均为90%,则二者得到的硫酸质量比为1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298K 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都改变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lmol N2和3mol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则Q1<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