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现有A、B两种链状饱和一元醇的混合物0.3mol,其质量为13.8g.已知A和B碳原子数均不大于4,且A<B.
(1)混合物中A可能的分子式CH4O;B可能的分子式C3H8O或C4H10O.
(2)若n(A):n(B)=1:1时,A的名称甲醇;B的名称1-丙醇或2-丙醇.
(3)若n(A):n(B)≠1:1时,A的结构简式为CH3OH;则n(A):n(B)=2:1.

分析 (1)链状饱和一元醇的组成通式为CnH2n+2O,A、B两种链状饱和一元醇的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frac{13.8}{0.3}$=46,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故一定含有甲醇,A和B碳原子数均不大于4,且A<B,故A为甲醇,则B为C3H8O或C4H10O;
(2)A为甲醇,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B的相对分子质量,再根据组成通式计算B的组成,据此进行命名;
(3)A为甲醇,n(A):n(B)≠1:1时,则B的分子式与(2)中B的分子式不同,判断B的结构,设1 mol混合物中CH3OH物质的量为x,则B为(1mol-x),列方程计算x的值,据此计算n(A):n(B).

解答 解:(1)链状饱和一元醇的组成通式为CnH2n+2O,A、B两种链状饱和一元醇的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frac{4.6}{0.1}$=46,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故一定含有甲醇,A和B碳原子数均不大于4,且A<B,故A为CH3OH,B为C3H8O或C4H10O,
故答案为:CH4O; C3H8O或C4H10O;
(2)若n(A):n(B)=1:1时,A为CH3OH,令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frac{x+32}{1+1}$=46,解得x=60,故B为C3H8O,B为1-丙醇或2-丙醇.
故答案为:甲醇;1-丙醇或2-丙醇;
(3)若n(A):n(B)≠1:1时,A为CH3OH,B为C4H10O,
设1 mol混合物中CH3OH物质的量为x,则C4H10O为(1 mol-x),由于CH3OH相对分子质量为32,C4H10O相对分子质量为74,则:32 g•mol-1•x+74 g•mol-1•(1 mol-x)=46 g,解得x=$\frac{2}{3}$mol,所以1 mol-x=$\frac{1}{3}$mol,故n(A):n(B)=$\frac{2}{3}$mol:$\frac{1}{3}$mol=2:1.
故答案为:CH3OH;2:1.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分子式的确定、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难度中等,利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判断一定含有甲醇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上图推断: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写化学式):Al3+、Mg2+、K+、SO42-.原溶液可能呈酸性(填“酸”、“碱”或“中”).
(2)写出实验④中产生的沉淀有:Al(OH)3、Mg(OH)2.写出由A→B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3)实验③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4)实验②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确定白色沉淀不是碳酸钡沉淀,而是硫酸钡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SO2=SO32-+H2O
(2)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91:91:19:91
pH8.27.26.2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酸性性;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b(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c(H+)=c(SO32-)+c(HSO3-)+c(OH-
(3)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图:HSO${\;}_{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HSO3-+H2O-2e-=SO42-+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种“海水”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
B.电子从电源的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C.Cl-不断向“海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Na、Mg、Al、Fe四种金属中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2g,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5g,则混合物中必定含有的金属是(  )
A.NaB.MgC.Al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3C.+6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利用Zn+2FeCl3=ZnCl2+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C,负极Zn,电解质溶液FeCl3溶液,电极反应式Zn-2e-=Zn2+、Fe3++e-=Fe2+
(2)下列操作中能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CE
A.称量的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
B.容量瓶不干燥
C.将溶解于烧杯中的NaOH溶液未经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配制.
D.混匀容量瓶中溶液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之与刻度线相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008年北京残奥会吉祥物是“福牛乐乐”(Fumulele).有一种有机物的键线式也酷似牛.故称为牛式二烯炔醇(eowenynenyno1)
则牛式二烯炔醇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和羟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