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氯气在工农业生产在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
已知: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装置B也作安全瓶,用来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3)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装置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c(填字母).
选项abc
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4)装置E中氢氧化钙悬浊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请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OH)2+Cl2=Ca2++Cl-+ClO-+H2O.

分析 (1)由仪器a的结构可知,a为分液漏斗;
(2)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饱和食盐水吸收HCl;C中堵塞时,A、B装置内压强增大,B中饱和食盐水会被压入长颈漏斗中;
(3)通过Ⅰ、Ⅲ的有色布条对比验证,Ⅱ处为干燥剂,只能为固体干燥剂且不能与氯气反应,D中浓硫酸防止E中水蒸气进入C中;
(4)氯气有毒,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解答 解:(1)由仪器a的结构可知,a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C中堵塞时,A、B装置内压强增大,饱和食盐水会被压入长颈漏斗中,B的现象为: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3)通过Ⅰ、Ⅲ的有色布条对比验证,Ⅱ处为干燥剂,只能为固体干燥剂且不能与氯气反应,D中浓硫酸防止E中水蒸气进入C中,装置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湿润的有色布条、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故选:c;
(4)氯气有毒,装置E中氢氧化钙悬浊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OH)2+Cl2=Ca2++Cl-+ClO-+H2O,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Ca(OH)2+Cl2=Ca2++Cl-+ClO-+H2O.

点评 本题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与性质实验,涉及化学仪器、对装置的分析与评价等,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2O3、FeO、CuO、MnO2、AlCl3、Na2SO4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取②中溶液少量,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④将Z溶液中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中一定不存在FeO
B.Y中一定含有MnO2,Fe2O3
C.Z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AlCl3
D.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Fe和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未变蓝该溶液中不含NH4+
B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烯中混有的SO2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中混有SO2
C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白色沉淀生成了BaCO3
D淀粉KI溶液中滴入氯水,再通入SO2先变蓝后褪色SO2有还原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Fe3+═Cu2++Fe2+
B.Na2O2与H2O反应产生O2:2Na2O2+2H2O═4Na++4OH-+O2
C.将铁溶于稀盐酸:2Fe+6H+═2Fe3++3H2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如图1是甲醇燃料电池工作的示意图,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1)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2)乙中A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3)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2,则图中②线表示的是Fe2+的变化;反应结束后,要使丙装置中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需要280 mL 5.0mol•L-1 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状态下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NaClB.酒精C.H2SO4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2CO2(g)+2H2O(g)△H=-890.3 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中和热为△H=-57.3 kJ/mol,则1mol稀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D.已知S(g)+O2(g)═SO2(g)△H1;S(s)+O2(g)═SO2(g)△H2,则△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①“APEC蓝”为2014年科技热词之首.较多地排放下列气体不利于蓝天出现的是a(填字母,下同).
a.NO2             b.N2           c.CO2
②含有下列离子的废水不需要处理就可排放的是c.
a.Cr2O${\;}_{7}^{2-}$           b.Pb2+         c.Ca2+
③臭氧层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的是b.
a.氟氯烃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物
④燃煤是形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向煤中加入一定量的CaCO3进行“脱硫”可以减少SO2的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3+2SO2=2CaSO4+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面提出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明矾可作净水机 
②为保存FeCl2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Fe粉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NH4Cl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A.除①④外B.除②外C.除⑤外D.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