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正确使用药物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现有下列四种物质:
A.阿司匹林       B.青霉素      C.麻黄碱     D.氢氧化铝
(1)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是C.
(2)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疗感冒的是A.
(3)可作为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的是D.
(4)能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重要抗生素,使用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的是B.

分析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麻黄碱有止咳平喘的作用;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据此分析.

解答 解:(1)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是麻黄碱,故答案为:C;
(2)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疗感冒的是阿司匹林,故答案为:A.
(3)氢氧化铝能和胃酸盐酸反应,故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即可作为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故答案为:D.
(4)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能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重要抗生素,使用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药品的作用和针对症状,难度不大,应注意基础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过量的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同时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粗硅与干燥的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Si+3HCl$\frac{\underline{\;250-300℃\;}}{铜粉}$SiHCl3+H2);
③SiHCl3与过量的H2在1 100~1 200℃的温度下反应制得纯硅,已知SiHCl3能与水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
(1)第一步制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2)粗硅与HCl气体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蒸馏(或分馏).
(3)实验室用SiHCl3与过量的H2反应制取纯硅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C中的烧杯需要加热,目的是使SiHCl3气化,与氢气反应.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固体物质生成,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温度太高,普通玻璃管易熔化,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HCl3+H2=Si+3HCl.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实验室欲配制150mL 0.2mol•L-1NaOH溶液:
①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2.0g;
②配制NaOH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下列操作结果,使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B.
A.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④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溶液中,c(H+)=10-x mol•L-1,c(OH-)=10-y mol•L-1,x与y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若从A点到B点,可采取的措施为升高温度.
②T2℃时,将pH=0的NaHSO4溶液逐滴滴加到pH=2 的醋酸溶液中,则水电离出的c(OH-)将减小(填“增大”、“减小”、“不变”).
③已知:T1℃时,醋酸的电离常数为 1.8×10-5,则 T1℃时,在 0.5mol•L-1的醋酸溶液中由醋酸电离出的 c(H+)约是水电离出的 c(H+)的倍9×108
④T2℃时,将某溶液(此溶液满足 lg[$\frac{c({H}^{+})}{c(O{H}^{-})}$]=10)滴入含 Na+、HS-、SO42-、K+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
(2)体积均为1mL pH=2的一元酸HA和HB,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关系如图2所示:
①m的取值为2<m≤4.
②a点酸的浓度<b点酸的浓度(填“>”、“<”、“=”).
③若 m<4,常温下a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BC.
A.c(A-)       B.n(H+)•n(OH-)      C.$\frac{c({H}^{+})}{c({A}^{-})}$       D.$\frac{c({A}^{-})}{c(HA)•c(O{H}^{-})}$
(3)已知:25℃时,HCN、H2CO3 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4.9×10-10,K1=4.3×10-7、K2=5.6×10-11,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H2O+CO2=HCN+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减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      ⑤恒容下充入N2  ⑥通入CO.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NaCl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Ag++Cl-=AgCl↓;
(2)向碳酸钙中加入盐酸:CaCO3+2H+=Ca2++CO2↑+H2O;
(3)少CO2通入KOH溶液中:CO2+2OH-=CO32-+H2O;
(4)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2H++2OH-+Ba2++SO42-═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stackrel{丁}{→}$乙$?_{甲}^{丁}$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B.若甲为AlCl3,则丁可能是浓氨水
C.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1=-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为221KJ/mol
B.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57.3KJ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值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57.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如图为实验室用CH3COOH与CH3CH218OH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1)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不能插在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2)浓硫酸的作用①吸水剂②催化剂
(3)饱和Na2CO3的作用①中和乙酸②溶解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4)试写出反应方程式:CH3CH218OH+CH3COOH$?_{△}^{浓硫酸}$CH3CO18OCH2CH3+H2O.
(B)如图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反应方程式为:
CH3CH2OH+HX--→CH3CH2X+H2O,在烧瓶A中放一些新制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加入约20mL无水乙醇;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中分别盛浓硫酸;干燥管F中填满碱石灰;烧杯作水浴器.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由于浓硫酸流入B中,则D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此时水浴加热,发生化学反应.过几分钟,无水硫酸铜粉末由无色变为蓝色,生成的气体从F顶端逸出.试回答:
(1)B逸出的主要气体名称氯化氢;
(2)D瓶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3)E管的作用是冷凝乙醇蒸气;
(4)F管口点燃的气体分子式C2H5Cl;
(5)A瓶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原因是反应产物有H2O生成,水与无色CuSO4粉末结合生成蓝色的CuSO4晶体;
(6)A中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
(7)A中反应有机产物发生消去反应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