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目前,我国采用“接触法”制硫酸.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的接触氧化在合成塔中发生
B.吸收塔得到的硫酸浓度为98%
C.煅烧含硫48%的黄铁矿时,若FeS2损失了2%,则S损失4%
D.接触室中适宜条件是V2O5作催化剂、高温、常压
E.接触室中采取高温是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提高SO2的转化率

分析 A.依据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流程和三个设备反应分析判断;
B.依据三氧化硫吸收的方法是利用浓硫酸吸收得到发烟硫酸来分析判断;
C.FeS2的损失率与S的损失率是一样的,根据S元素守恒,利用关系式计算;
D.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运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判断;
E.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会降低.

解答 解:A.依据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流程和三个设备分析判断,硫铁矿与氧气在沸腾炉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接触氧化是在接触室中发生的,三氧化硫的吸收是在吸收塔中完成的,故A错误;
B.吸收塔是用98.3%的H2SO4来吸收SO3,最终得到“发烟”硫酸,折算成硫酸的浓度只会大于98.3%,故B错误;
C.设黄铁矿m克,含硫为 m×48% 克,设FeS2为 x 克,硫铁矿中硫的含量为$\frac{32×2}{56+32×2}$,根据S元素守恒,利用关系式可看出:
    FeS2------------------2S
    120                   64
     x                  m×48%
比例关系:$\frac{120}{x}$=$\frac{64}{m×48%}$    解得:x=$\frac{m×48%×120}{64}$,若硫铁矿损失2%,用m表示为:$\frac{m×48%×120}{64}$×2%,这就是损失的硫铁矿,则S损失为:$\frac{m×48%×120}{64}$×2%×$\frac{32×2}{56+32×2}$,
化简得:m×48%×2%,则硫的损失率=$\frac{损失的硫的质量}{硫的总质量}$×100%,代入数据,硫的损失率=$\frac{m×48%×2%}{m×48%}$×100%=2%,FeS2的损失率与S的损失率是一样的,故C错误;
D.接触室中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是一个可逆反应,正方向放热,选择400℃~500℃的高温,V2O5作催化剂,原因在于此温度催化剂的活性最大,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都较高,如温度过高,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反而降低,常压下,平衡转化率较高,如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理论上提高了转化率,但是会造成设备造价和耗能增加,故接触室中适宜条件是V2O5作催化剂、高温、常压,
故D正确; 
E.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会降低,故E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流程,损失率的计算以及化学平衡解决化工生产的实际问题,题目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离子膜电解法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1)该流程中可以循环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
(2)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Ca2+、Mg2+、SO42-等无机杂质,所以在进入电解槽前需要进行两次精制,写出一次精制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Mg2++2OH-=Mg(OH)2↓,若食盐水不经过二次精制,仍会有少量的Ca2+、Mg2+直接进入离子膜电解槽,这样产生什么后果是用试剂处理后的盐水中还含有少量Mg2+、Ca2+,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沉淀,损害离子交换膜.
(3)图2是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阴极由碳钢网制成),则B处产生的气体是H2,E电极的名称是阳极极,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4)从阳极槽出来的淡盐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溶解氯,需要加入8%~9%的亚硫酸钠溶液将其彻底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Cl2+H2O=Na2SO4+2HCl.
(5)已知在电解槽中,每小时通过1安培的直流电理论上可以产生1.492g的烧碱,某工厂用300个电解槽串联生产8小时,制得32%的烧碱溶液(密度为1.342吨/m3)113m3,电解槽的电流强度1.45×104A,该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为93.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所谓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彼此互不相同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凡是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有机化合物()有光学活性.则该有机化合物分别发生如下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与NaOH水溶液共热
C.与银氨溶液作用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写出以2-丁烯为原料制备2,3-丁二醇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0.1000mol/L的H3PO3溶液pH=1.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HPO32-既能电离也能水解
B.Na2HPO3溶液一定呈碱性
C.H3PO3具有还原性
D.H3PO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生成Na3P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待测H2SO4溶液:
(1)盛放待测硫酸的锥形瓶下方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保持30秒内不褪色.
(3)有下列操作: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标准液润洗就注入标准NaOH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取用待测液前,尖嘴部位有气泡,取用过程中气泡消失
③滴定前,读碱式滴定管内碱液体积时仰视液面,滴定后读碱液体积时,俯视液面
④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哪些操作会使硫酸浓度的测定值偏低?②③(填写编号,下同).
哪些操作会使硫酸浓度的测定值偏高?①.
(4)室温下,若滴定到终点时不慎多滴了一滴NaOH溶液(假定20滴为1mL),此时溶液体积为50mL,则此时溶液的pH为10.
(5)若实验取待测液体积为20.00mL,碱式滴定管初读数为0.00mL,达到终点时读数如图所示,则待测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05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按要求填空
(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在下列空白处填写:“相同物质”或“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等)
①2-甲基丙烷和丁烷同分异构体.②1-已烯和环已烷同分异构体.
(2)某烃结构式如下:,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有
12个,共线的碳原子最多有6个.
(3)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4) 系统法命名的名称为2,3-二甲基-1-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Ⅰ.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
镓(31Ga)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31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30Zn,原因是30Zn的4S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较稳定;
Ⅱ.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1)CO和NH3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孤电子对,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则CO的结构式可表示为.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NH3分子的空间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型.
(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蓝色沉淀先溶解,后析出的原因是:Cu(OH)2+4NH3H2O=[Cu(NH34]2++4H2O+2OH-,生成的[Cu(NH34]SO4在极性较小的乙醇中溶解度较小而析出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加以解释)
(3)如图甲所示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b.

(4)图乙为一个金属铜的晶胞,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c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金属铜的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frac{256}{ρ•a3}$ mol-1(用含a、ρ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硅,1s22s22p63s23p2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硼,1s22s22p1
(3)C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氟,1s22s22p5
(4)D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frac{1}{4}$:氖,1s22s22p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