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1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②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
某同学想定量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1:称取ag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新制KI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
步骤2:取一支50mL碱式滴定管,用bmol•L-1的新制Na2S2O3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
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编号碱式滴定管读数 消耗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 0 如图2 
2 0 23.98 23.98
3 0 24.02 24.02
(1)第一次读数为24.00mL.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溶液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经过计算,此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frac{508000b}{a}$mgmg•kg-1(用含a、b的最简表达式表示).
(4)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的是CD.
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
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
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
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请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正在排气泡的碱式滴定管(仅画出刻度以下部分)

分析 (1)依据滴定管构造特点及其精确度读取数值,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滴定管内的液面;
(2)达到滴定终点时,颜色发生突变,且半分钟不恢复颜色;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平均体积,再计算出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了,根据关系式KIO3~3I2~6Na2S2O3计算出碘酸钾的物质的量,最后计算出1Kg碘盐中碘含量;
(4)依据KIO3~3I2~6Na2S2O3,可知消耗的标准液Na2S2O3体积越大,测得碘酸钾中含碘的量越多,所以分析不当操作对消耗的标准液Na2S2O3体积的影响,据此进行判断.
(5)滴定管的刻度由上而下刻度增大,精度为0.01mL,据此结合图象读数;

解答 解:(1)滴定管大刻度在下,精确度为0.01mL,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滴定管内的液面,图中读数是:24.00mL;
故答案为:24.00;
(2)碘酸钾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碘与淀粉变蓝,滴加Na2S2O3溶液,碘被还原,蓝色逐渐变浅,反应结束时碘消失,溶液蓝色褪去,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故答案为:溶液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三次滴定消耗的标准液体积都是有效的,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frac{23.98+24.00+24.02}{3}$=24.00mL,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n(Na2S2O3)=0.024L×bmol•L-1=0.024bmol,有方程式: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②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得:KIO3~3I2~6Na2S2O3
KIO3~3I2~6Na2S2O3
1           6
n          0.024bmol  
解得n=0.004bmol,1Kg碘盐中碘含量是:$\frac{0.004b×127×1000}{a}$g/Kg=$\frac{508000b}{a}$mg/kg;
故答案为:$\frac{508000b}{a}$;
(4)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药品、砝码放颠倒,称量的质量减小,配制的待测液物质的量减小,消耗的标准液偏少,测定结果偏低,故A错误;
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导致待测液物质的量减小,测消耗的标准液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B错误;
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标准液没有润洗,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C正确;
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导致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CD;
(5)正在排气泡的碱式滴定管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碘盐中碘含量的测定,运用的是氧化还原滴定法,明确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即可解答,注意误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燃煤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合物(NOx),不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采用以下措施对燃煤烟气进行处理.
Ⅰ.CH4还原法: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a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b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g)△H=$\frac{a+b}{2}$kJ/mol.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akJ•mol-1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CH4和1.2mol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温度 n/mol时间/min010204050
T1n(CH40.500.350.250.100.10
T2n(CH40.500.300.180.150.15
(1)在0~10min内化学反应速率υNO2(T1):υNO2(T2)为3:4;
(2)T1<T2(填<、=、>),a<(填<、=、>)0;
(3)在T1时,0~10min内内NO2的转化率是50%,欲提高NO2的转化率同时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B.
A.缩小容器体积     B.增大CH4浓度        C.降低温度         D.加入催化剂
Ⅱ. NOx也可以用NH3还原除去,利用反应:6NO2+8NH3$?_{加热}^{催化剂}$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差为14g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  )
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合并振荡
B.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
C.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 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
D.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利用所学反应,按要求完成相应转化.
①以丙烯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采用两种方法制取2-丙醇.
②以丙烯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制取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0.4mol/L的NaOH溶液和0.2mol/L的NaOH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下列两种情况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等体积混合;
(2)等质量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乳胶、牙膏、果酱及其它食品的防腐剂,也可用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制备原理和实验主要装置甲如下:

已知:①甲苯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溶于水,沸点110.6℃.
②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
③苯甲酸在25C和95°C时的溶解度分别为0.17g和6.8g.
实验流程:
I、往甲装置中加入2.7mL(2.3g)甲苯和125mL水,然后分批次加人8.5g稍过量的
KMn04固体,控制反应温度约在1000C,回流反应4小时.
Ⅱ、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与洗涤液,冷却后加人浓盐
酸,经操作B得白色较干燥粗产品.
Ⅲ、纯度测定:称取1.220g白色样品,配成l00mL苯甲酸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
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体积(mL)24.0024.1022.4023.90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球形)冷凝管,图甲冷水应从a(填“a“或“b“)管进人.
(2)判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实验现象是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
(3)根据实验过程B,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操作B的名称过滤
②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人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将过量的KMnO4反应掉,防止其与浓盐酸反应
(4)实验所得的苯甲酸在结晶过程中常裹携KC1析出.
①结合题中所给苯甲酸的性质,设计检验苯甲酸固体中KC1的实验方案:取适量样品加热水溶解后,冷却过滤得滤液(或取上层清液),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得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样品中含有KCl
②除去产品中KCl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重结晶
(5)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9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产物,进行了下列实验: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高温下不与水和铁反应).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将C处导气管末端浸入水槽中,加热A处圆底烧瓶,导管末端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末端出现一段水柱
(2)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 Fe3O4+4H2
(3)验证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1mol/L CuSO4、3mol/L H2SO4、3mol/L HNO3、30%H2O2、0.01mol/L KMnO4、20%KSCN、蒸馏水.
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反应后干燥的固体a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1mol/L CuSO4溶液,充分振荡,经固液分离、洗涤后,再向固体中滴加足量的3mol/L H2SO4,振荡溶解,过滤后将滤液配成250mL溶液,待用.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20%KSCN溶液变红色,则固体产物含+3价铁
步骤3取少量步骤1中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0.01mol/L KMnO4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含+2价铁
步骤1中加入足量1mol/L Cu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反应后固体中可能未反应完的铁粉,以免影响后续实验的结果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亚硫酸钠中的硫元素为+4价,请选择下面所提供的化学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亚硫酸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所提供的试剂为:溴水、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氨水)
(1)要说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是亚硫酸钠溶液、硫化钠溶液、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淡黄色沉淀.
(2)要说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是亚硫酸钠溶液、溴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r2+SO32-+H2O═SO42-+2Br-+2H+
Ⅱ、某亚硫酸钠试剂已被部分氧化.为了确定它的纯度,要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 a g;②将样品溶解;③在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④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质量为b g.试回答:
(1)BaCl2溶液要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防止BaSO3沉淀的产生,而引起误差;
(2)BaCl2溶液要稍过量的原因是使试样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
(3)判断沉淀是否洗尽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AgNO3溶液,如无沉淀,则沉淀已洗净,反之则未完成;
(4)Na2SO3样品纯度的计算式是w(Na2SO3)=(1-$\frac{142b}{233a}$)×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Ⅰ.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1)写出用A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
(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的氯气,并证明氧化性:Cl2>Fe3+,则装置B中的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D中加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c:
供选试剂:a.浓H2SO4  b.FeCl2溶液  c.KSCN与FeCl2的混合溶液 d.无水氯化钙
(3)在如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开始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同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实验2: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
此时,B中为少量Na2S溶液、C中加品红溶液,D中应加入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填溶液名称),E中加入Na2SiO3溶液(填化学式).
(4)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
实验2不严谨之处应如何改进将烧杯换成洗气瓶,右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Ⅱ、向烧碱和Na2S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SO32-、SO42-、Br-、OH-等阴离子,请填写鉴定其中SO32-、SO42-和Br-的实验报告.
限选试剂:2mol/LHCl,1mol/L H2SO4,l mol/LBaCl2,l mol/LBa(NO32,0.1mol/LAgNO3,CCl4,新制饱和溴水,新制饱和氯水.
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氯水,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颜色.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证明待测液中含Br-
步骤②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待测液,加入过量的2mol/L盐酸,再滴加1mol/L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待测液中含SO42-
步骤③在试管C中加入少量待测液,滴加2mol/LHCl至溶液呈酸性,加入几滴新制饱和溴水(填试剂),振荡.溴水褪色,
证明待测液中含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