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1)装置乙的作用是
 
.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含有的
 
需要进行吸收处理.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在(2)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1 min的NaHCO3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取加热了t1 min的NaHCO3样品29.6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若取21.0g NaHCO3固体,加热了t2 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l4.8g.如果把此剩余固体全部加入到200mL 2mol?L-1的盐酸中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考点: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1)装置甲是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需要除去;尾气中含有氨气,不能排到空气中,需要吸收;
(2)装置丙中是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晶体,通过过滤得到晶体洗涤灼烧得到碳酸钠;NaHCO3转化为Na2CO3的方法是固体加热分解;
(3)混合物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滴入盐酸发生反应CO32-+H+=HCO3-;  HCO3-+H+=CO2↑+H2O;依据图象分析碳酸根离子减小,碳酸氢根离子增多;
(4)依据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是碳酸氢钠分解的原因,依据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计算反应的碳酸氢钠和生成的碳酸钠,结合试样质量计算剩余碳酸氢钠,计算得到混合物反应消耗的氢离子得到;
解答: 解:(1)装置甲是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对制备碳酸氢钠有影响,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最后的尾气中含有氨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进行尾气吸收;
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氨气;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发生的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制取Na2CO3时需要过滤得到晶体,洗涤后加热灼烧得到碳酸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水,反应为:2NaHCO3
  △  
.
 
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过滤、洗涤、灼烧; 2NaHCO3
  △  
.
 
Na2CO3+H2O+CO2↑;
(3)若在(2)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1min的NaHCO3样品的组成进行了研究.取加热了t1min的NaHCO3样品29.6g 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发生反应 CO32-+H+=HCO3-;  HCO3-+H+=CO2↑+H2O;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碳酸根离子减小,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增大,当碳酸根离子全部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再滴入盐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离子减小,所以c曲线表示的是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碳酸根离子浓度0.2mol/L;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故答案为:HCO3-; 1:2;
(4)若取21g NaHCO3固体物质的量=
21g
84g/mol
=0.25mol,加热了t1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8g.依据化学方程式存在的质量变化计算:
2NaHCO3=Na2CO3+CO2↑+H2O△m
 2         1                 62
0.2mol    0.1mol           21g-14.8g
反应后NaHCO3物质的量=0.25mol-0.2mol=0.05mol;NaHCO3+HCl=NaCl+H2O+CO2↑;消耗氯化氢物质的量0.05mol;
Na2CO3物质的量=0.1mol,Na2CO3+2HCl=2NaCl+H2O+CO2↑,消耗氯化氢物质的量0.2mol;剩余氯化氢物质的量=0.200L×2mol/L-0.05mol-0.2mol=0.15mol,剩余溶液中c(H+)=
0.15mol
0.2L
=0.75mol/L,
故答案为:0.75mol/L;
点评:本题考查了 工业制纯碱的原理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混合物成分的分析判断和计算应用,实验过程分析,除杂操作,尾气吸收,图象定量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
实验原理: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
实验过程:组装如图1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
(1)甲同学认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
 

(2)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即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改进方法: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资料一:溴乙烷于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1%.
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
(3)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结合资料二、三,你认为还应该在实验装置中增加的两种仪器是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18 g水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C、27 g Al约含有6.02×1023个铝原子
D、配制0.1 mol/L的NaCl溶液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5.8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X、Y、Z三种元素主族序数之和为15,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X<Z
B、原子半径:X<W<Z<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单质Y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容量瓶的叙述:①是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长时间贮存溶液;③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H2C2O4 
H2SO4
H2O+CO↑+CO2↑,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实验,用草酸固体分解,证明该反应生成物中有CO和CO2.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为
 
,应放在
 
中(填仪器名称).
(2)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填接口的代码字母)
 

(3)能说明生成物中有CO的现象是
 

(4)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O2的现象是
 

(5)该套实验装置有什么缺陷,如何改进?
 

(6)写出H2C2O4与乙二醇反应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A(aq)+B(aq)═C(aq)+D(aq)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20mL溶液含A和B各0.001mol  
②常温下100mL溶液含A和B各0.01mol
③常温下0.05mol/L A、B溶液各10mL混合后,再加水20mL
④常温下将100mL含A 0.001mol和20mL含B 0.001mol混合溶液混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A、D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B、C同周期,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少2个,且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A、B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以体积2:1完全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是液体.此液体与D单质能剧烈反应生成A单质,所得溶液中含有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2)B单质与D单质加热反应后生成的化学式为
 

(3)由A、B、C、D、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中有
 
非常明显的错误(从a、b、c、d中选择).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2)A仪器的名称是
 
,B仪器的名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