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一个个正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如果将每对相邻碳原子间的短线看成一个化学键,则石墨晶体中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C-C键数的比是(  )
A.2:3B.1:3C.1:1D.1:2

分析 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每个C原子连接3个C-C键,则每个C原子平均含有C-C个数=$\frac{1}{2}$×3,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每个C原子连接3个C-C键,则每个C原子平均含有C-C个数=$\frac{1}{2}$×3=1.5,则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化学键数的比=1:1.5=2:3,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石墨中化学键与C原子个数之比,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采用均摊法分析解答,明确每个C原子被几个共价键共用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粗食盐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回答下列各问题.
(1)将粗盐制成精盐,主要操作步骤之一是蒸发,在加热蒸发溶剂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的动手操作是(作具体,完整的说明)用玻璃棒搅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液体飞溅,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的根据是蒸发皿中产生了较多的固体.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氯化钡,若出现浑浊或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否则不含硫酸根.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在溶液中继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Ca2+、Mg2+及加入过量的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1999年4月,比利时查出污染鸡的根源是生产鸡饲料的油脂被二恶英所污染,二恶英是两大芳香族化合物的总称.其中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毒性最大,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2H8O2Cl4B.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气体
C.是最危险的致癌物之一D.是一种多卤代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N2(g)+3H2(g)?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时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小
B.点d:v(H2)=3v(N2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过程属于熵增过程的是(  )
A.硝酸钾溶于水
B.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
C.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
D.(NH42CO3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同系物之间不可能为同分异物体
B.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奖牌玉的化学成分多为含水钙镁硅酸盐,如: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
C.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10mL 0.5mol•L-1 CH3COONa 与6mL 1mol•L-1 盐酸混合:c(Cl-)>c(Na+)>c(OH-)>c(H+
B.0.1mol•L-1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
D.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和NH4Cl溶液:c[(NH42SO4]>c[(NH42CO3]>c(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正、逆反应不再进行B.反应物的浓度为零
C.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CO2+H2(g)
反应时间/minn(CO)/molH2O/mol
01.200.60
t10.80
t20.20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减小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