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受热能分解,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且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A为铵盐,D为NH3,C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单质G,则C为水或二氧化碳,G为O2,D与G反应生成H为NO,H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I为NO2,B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且Mg在B中反应生成E、F,猜测B为CO2,反应生成MgO与C,C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则E是MgO,F是C,J是HNO3,C为水,符合转化关系,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NH4HCO3,据此解答.
解答 解:A受热能分解,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且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A为铵盐,D为NH3,C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单质G,则C为水或二氧化碳,G为O2,D与G反应生成H为NO,H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I为NO2,B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且Mg在B中反应生成E、F,猜测B为CO2,反应生成MgO与C,C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则E是MgO,F是C,J是HNO3,C为水,符合转化关系,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NH4HCO3.
(1)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NH4HCO3,故答案为:NH4HCO3;
(2)反应①是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反应②是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气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故答案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在加热条件下,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frac{\underline{\;\;△\;\;}}{\;}$NH3↑+CO2 ↑+2H2O,
故答案为:NH4++HCO3-+2OH-$\frac{\underline{\;\;△\;\;}}{\;}$NH3↑+CO2 ↑+2H2O;
(4)在加热条件下,碳和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故答案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5)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过氧化钠为氧化剂、供氧剂,当生成标况下2.24L氧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frac{2.24L}{22.4L/mol}$×2=0.2mol,
故答案为:0.2;
(6)检验碳酸氢铵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为:取少量A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胶头滴管滴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可观察试管口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含有铵根离子,
故答案为:取少量A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胶头滴管滴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可观察试管口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N、Na等元素化合物性质,注意利用物质的性质及转化中特殊反应进行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0.2)mol | B. | (n+0.4)mol | C. | 0.28 mol | D. | 0.31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 | |
B. | 向 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 |
C. | 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 | |
D. | 氯气通入冷水中:Cl2+H2O=Cl-+ClO-+2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工成饲料 | B. | 发酵后作农家肥 | C. | 就地焚烧 | D. | 制造沼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2CaO+2S=2CaS+O2↑ | B. | S+O2=SO2 | ||
C. | CaO+SO2=CaSO3 | D. | 2CaSO3+O2=2Ca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滴加试剂 | 所根据的现象 | 结论 |
不是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3:5 | B. | 2:5:5 | C. | 2:1:5 | D. | 2:2: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